每日一省

我听课时间经常和带孩子时间有矛盾,我有时会边听课边带孩子,我带着耳机,手机放旁边,孩子就会来抢手机,可能我在他眼前看手机太多了,导致他对手机充满了好奇,总是想看手机,我要想办法把用手机听课和陪孩子的时间分开。

最近因为孩子身体不舒服,夜里睡不好,尤其前天夜里几乎没睡,所以昨天晚上情绪不好,孩子小便以后不提裤子就去玩了,玩的专注,我叫他来提裤子,他不听,我一般就不劝他,我想谁不提谁难受,等他想提再说,可是姥姥不干,吼我不给孩子提裤子,孩子会生病,我开始急躁了,我给孩子穿裤子,他不过来,我把他拉过来,他就又跑走,反复多次,我吼了他,我当时觉得就是没办法了,只能吼了,情绪平静下来觉得,方法多的是,可以蹲下凑过去,跟他耳语,也可以抱起来他,跟他好好商量,让他配合我。

今天听娅俪老师直播连线时,我关注到一个知识点,孩子渴望与父母有情感浓烈的链接,如果正面得不到,就会去负面求。孩子任何看上去不可理解违反常理的行为,只要是长期坚持下来的,孩子必是从中获益了,比如孩子拖延或者摔东西,或者做了其他让父母头疼讨厌的事吧,每次他一做完,父母要么吼叫要么打骂,一般打骂完父母还会自责,要么讨好孩子,要么跟孩子抱头痛哭,这种情感浓烈的反应,让孩子觉得父母跟他很亲密,哪怕是被打骂,他也觉得很需要,他会觉得原来爱一个人就是要这样又打又骂的。其他时刻父母没有那么关注他,也不会跟他玩的很投入很high。这样,他就会从捣乱破坏中获益,从而愿意反复这个行为。

娅俪老师近期讲的父母语言量大,讲起来滔滔不绝,是为了安慰自己的焦虑不安,是通过消耗孩子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这些话引起了我的警觉,我对孩子说的好多话确实是讲给自己听的,是为了安慰自己焦虑恐惧不安的心,并不是真的为了孩子考虑,孩子到底需要听什么,孩子的深层需求是什么,我在一些具体的琐碎的事上,没有真正的去关注和满足。

娅俪老师昨天直播中说起,女儿会为了妈妈的爱而坚持,学习很苦压力很大,当她感受到父母是真心关心她这个人,孩子就能为了这份爱而坚持下来迎击困难,这份分享令人感动。

娅俪老师连线一位准备离异的妈妈时,动情的掉下眼泪,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有力量不代表这个人不能哭,心理咨询师是个人不是石头,跟来访者深度共情后会有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妻子的设身处地的真情实感的流露,这种流露是不经意间的呈现,让人深受震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