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第十一章之后的故事
斯特里克兰并不是私奔了。当作者找到他的时候一副落魄潦倒的模样,住所毫无舒适感可言,可斯特里克兰并不在乎。他的理想是做一名画家,他受够了前半生为家人孩子奔波,做着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的职业。此时他放弃所有一切只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洒脱放手做真实的自己。
看到这里我的内心不禁为他呐喊加油,真的太帅啦,酷毙了。如果我的人生重来一次我能否有这样的勇气呢?
今天朋友上稿了一篇文,部分标题是“中年人除了拼命奔跑,别无退路”。很对呀,现在的状态已经错过了最任性的时光,接下来是每天兢兢业业的工作,学习读书充实自己保持不落伍的阶段。
然而斯特里克兰在巴黎追梦的日子不是常人能想象的,能忍受的,能坚持的。。。
饿肚子,被人嘲笑,交不起房租被赶出来。幸运的是…他还有一个最佳拍档是他的福音,德克·斯特洛夫荷兰人在巴黎追梦的不知名画家。他的出现给斯特里克兰很多的帮助,尽管他并不领情甚至讽刺谩骂,斯特洛夫依然我行我素的对他好。
五年后,这一切被作者偶然通过斯特洛夫了解到,并很顺利找到踌躇满志的斯特里克兰,郁郁寡欢独来独往的斯特里克兰,满不在乎自己现状的斯特里克兰。生病最严重的一次被斯特洛夫和太太照顾,滑稽而又顺理成章的是斯特洛夫的太太爱上了斯特里克兰,抛弃了斯特洛夫坚决而毫无羞愧。
我想作者写到这一段的时候心里亦是腹稿好多次的吧,毕竟恩将仇报这个事不是常人能接受的,尽管是在国外。
当然这也是作者描述人性的一方面。毕竟世事无常,每个人为自己而活并没有过错对吗?这也让我想起最近一直在学习和践行的非暴力沟通,联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斯特里克兰离开一起生活多年的妻子孩子独自闯荡,妻子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甚至心里满是对他的怨恨,这是典型的缺少沟通感受对方的感受,观察不到对方的需求,最后落下个断肠人在天涯。如果在一起生活当中多点倾听,感受对方的需要,了解对方的需求这或许是另一个美好的故事了。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是生理需求,斯特洛夫的太太选择离开他并非毫无征兆,当斯特洛夫提出接斯特里克兰回家照顾的时候,太太的反应在所有人所料之外,非常激烈的拒绝和恐惧,如果丈夫有仔细留心太太的变化并去沟通,家破何至于呢。
太太是斯特洛夫最重要最爱的人,也是斯特洛夫帮助过得女人。太太对他除了感激没有更多情感暴露,斯特洛夫对太太爱的深刻,事事遵循太太心意。当遇到狂放自大,不拘一格男人魅力十足的斯特里克兰,爱情的荷尔蒙爆发了,斯特里克兰生病期间斯特洛夫太太静心照顾,日日陪伴,爱情之火迅速点燃最后无法收场。
当解决了温饱健康问题,性欲在生理需求方面凸显了重要性。这也恰恰是非暴力沟通中提过的日常生活话语是最重要的仪式感,不用心经营的花儿终将凋落。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