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章 洪水河岸
接下来几天, 他总会准时出现在那棵长势正旺的杨树下面。喧闹吵杂的戏台前,二人的关系就此不清不楚地建立了。到了第七天,他们开始眉目传情。他们都觉得戏台只是背景,而自己才是惊天动地的主角。他们好像挨得很近,能听得到彼此呼吸似的。
他不着急向她表白,她也不着急接受。偷偷摸摸的,这样的爱情才更加难得,才更值得珍重。他们就像在暗夜里偷偷约会的情人,天上没有星星月亮,心中也毫无指望。他们不需要考虑未来,只需要享受这密不透风、妙不可言的暧昧。
甚至第八天,当他递给她一张纸条的时候,她还是觉得他心急了点儿。可她还是挺开心的,就像等到了一场春雨,尽管这雨比预期的要早一些降临,却又怎会不让人欢喜?啊,这张纸条完完全全地证实了他的心意:他果真爱上她了!
她把纸条紧紧地握在手心了,直到那男人离开了后才悄悄打开。纸条上写着:明日九点,洪水河岸。蓝色字迹确实有点幼稚,能看出写字人心性未定。可她却觉得这几个字真是漂亮,仔细地看了又看。
回到家后,李秀英感到既空虚又慌张,就像站在一个又黑又深的洞口前,她感到有些眩晕,需要抓住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确保自己不会滑进洞中。于是,她不停地跟赵东成说话,反复地强调镇上多么热闹,戏唱得有多么好。他以为她看戏看得尽兴了,无论她多么啰嗦,他都仔细地听着,也跟她一起开心。
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忽然从床上坐起来,叫醒赵东城说:“你今天跟我一起去看戏吧?”
他揉了揉眼睛说:“我前两天就想跟你去看戏了,怕你不愿意。明天要跑万州,车上的活儿还没干完。今天就不陪你了。”
九点,她准时来到洪水河岸。他在那里已经等了很久了。
四月将至,河里的水渐渐旺盛起来,河岸也变得宽阔。河水不声不响地流淌着,大片的水草在上面轻轻地摆动着。水面上的太阳光,不像是光,倒像是细碎的金子。河岸两旁的柳树,发出嫩黄的小芽儿,这些小芽儿若不仔细一些,是看不见的。
河边人很少,整个洪水镇的人都在镇上呢。只有几个孩童在放风筝。这些风筝大多是这些孩子亲手制作,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又有点沉重,飞不了多高就开始往下坠,重重地落在地上。可他们的兴致依然很高,仿佛反复地捡风筝比放风筝还有意思。
他们沿着河岸,一前一后地走着。她穿着一件玫瑰红的开衫,白色吊带打底,黑色的裤子显得她的腿匀称、细长。
他说:“你很喜欢看戏?”
她说:“是的,看戏多有意思!”
他们都不再说话,只是沿着河岸一直走,走累了就坐在草地上。目光跟着风筝起起落落。他们并不觉得尴尬,因为灵魂一直在窃窃私语,他们认识太久太久了。
直到分开,他都没有对她说一句喜欢的她话,但她都觉得他什么都说了。他们在谈情说爱啊!
那天下午她回到家,仔细地把院子清扫了一遍,还在房顶上面的那几个空花盆里撒了一些指甲草种子。她甚至想给赵东城做顿饭,他坚持不让她进厨房,她只好站在旁边看着他整理行李。
她温柔的样子让他有点不习惯,他将此理解为自己要走了,她不舍得自己走。当他这样想时,反将自己弄得伤感起来。
他擦拭着一双黑色的皮鞋,忽然停下来说:“万州就在重庆,不是很远。”
她没有说话,眼泪却流了出来。
第二天清早,李秀英送走了赵东城后,没有再去看戏,也没有去河边。她把丈夫的衣服全都翻腾出来,意外地发现他的衣服不仅全都是旧的,还就那么几件。她缓慢地将这些衣服叠整齐,和自己的衣服一块放在柜子里。她忽然对这些旧的东西留恋起来,它们是抓得住的,让她感到安全和踏实。
未来再怎么新鲜刺激,她再怎么好奇贪玩,她都不去憧憬了。至少,今天,她要老老实实地呆在她和赵东城的家里。这是她的家啊!尽管她时常抱怨这几间房子又破又小,可这里毕竟是她和赵东城结婚生子的地方。赵东城呢?他虽然平庸,可却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忠厚。她不知怎么的,对这一切忽然就情意深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