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遍“怎么学点儿什么”,对,这句话确实是个病句,怎么读也不顺。说起学语言,我不禁想起来这两个月学习法语。
第一次课只有我一个学生来上课,我还迟到了。我不知道就我一个人来上课,本来准备着“一边Sorry一边进屋”,推开门一看,一黑人老太太正笑眯眯的看着我,没等我Sorry出来,就不住的跟我说:bonjour,bonjour。虽然不懂法国话,但是这“笨猪”是尽人皆知的普通话啊,老太太这一连两个“笨猪”,让我倍感亲切:
这语言习惯跟中国话太像了也!
为什么呢?比如你见了一生人,用英语你会Hi,Hi的说好几个么?你会Hello,Hello的说好几个么?不会吧。但是说中国话,你的确大多数时候见生人说:你好你好,对么?两个“你好”显着“你更好”,这点法国话和咱一样一样的啊。
这算第一课第一个知识点,从此以后我见谁都笑眯眯的“bonjour,bonjour"了。
那我接着汇报一下最初几课的内容:
第一课教字母,26个字母加上几个长得奇怪的,比如:œ和ç。读音嘛,和英语重合度差不多60%吧,我倒是觉得和汉语拼音更像一点儿。比如U,用法国话你就大胆的读:魚,鱼。
第二课,“我,你,他,他们,你们,我们”,这第二课我算是正式领略到了法语的可怕,比如:“我”,中国话:刨除“俺”、“朕”、“寡人”、“哀家”,常用的也就是个“我”,放主谓宾哪儿都是“我”,英语也就“I和me”,对么?法语有三个“je, moi, me";”我的“呢?中文最简单,哪儿都是”我的“,比如:”这是我的战斗机“、”我的战斗机真漂亮“、“战斗机是我的”,英语也还好,My和Mine么;好嘛,法语先不说主语、宾语,光主语就两个,mon,ma,对,就是著名的“分男女”。“Ma voiture"(我的汽车)、"Mon Avion”(我的飞机),我问老太太,飞机和汽车为什么一男一女?老太太说:你就记着就完了。
第三课讲:”To Be“。就是讲:”我是谁“,“你又是谁”,”他是谁“;
第四课,”To Do",就是“我要干啥”,“你要干啥”,“他又要干啥”;
第五课,“To Have”,就是“我有啥”,“你又有啥”,“他还有啥”;
第六天去了以后,老太太跟我说:“你现在已经会法语了!很容易吧。剩下的就是自己阅读和练习吧,我这有一套教材,你照着一篇一篇做吧。”
虽然这段话我废了老大劲才听懂,知道她什么意思,可是,我竟然也相信老太太不是糊弄我,不想教我。
我是这么琢磨的:
第一课:字母。会了字母以后你才可以提问,对吧。不会说,没事,大不了拼出来给他。拼都拼不出来,那就只能比划了。老外学中文的时候,这点就是巨大的门槛,不会说的,也很少能拼出来。
第二课:区分你,我、他,这样就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了,他跟你说:我去一趟卫生间。虽然你也不懂,但是这句话里面没有“你”,所以你也不至于尾随他;
随后的三课:知道“是”、“做”和“有”;
为什么按照这个顺序呢,我举个例子,比如有一天你去火星,遇到火星土著,这个步骤也能帮你建立沟通。
第一步:先理解火星语最基本的语言构成,最好是字母类型的,别以为方块字都不是字母类型的啊,朝鲜文字,典型方块字吧,其实也是字母,就那么几个,来回来去组合。
第二步:区分你、我、他,我们,你们,他们。这主要是为了“人火星人上厕所你也不能尾随,没错吧”
第三步:指着自己说:我是。。。;指着对方说:你是。。。
第四步:每次你抬屁股走的时候,你要说:我“走”了,对么?以后每次你走的时候都指着太阳说:“我走了”。他是不是更容易明白“下次太阳在这个位置的时候,你就走了”;
第五步:你指着自己的战斗机说:我有飞机。你还可以掏出你身份证:我有身份证。
你看,跟火星人也按照这个套路吧。再发散一下,说婴儿,你儿子,是不是你也是先教他:这是妈妈,这是爸爸;然后教他:不哭;再大一些,等他能区分出我有什么,什么是我的,你就会教:我是你的爸爸,那张叔叔是隔壁王小明的爸爸。
很多例子都可以套用这个过程,百试不爽。再说一个抽象点儿的:学编程,学写代码。
第一步:得学会问问题。这个大多数新手都没有意识到这是第一步。很多刚开始接触编程的人上来就问:我真的完全按照例子抄了一遍,为什么编译不过去?这样的问题大多没人回答,即使有人回答,也是千篇一律:请贴代码。等300多行的代码贴上来以后,下面就剩下楼主不停的“自己顶”、“在线等”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了解你正在使用的这门语言的构成,比如:变量是怎么回事?最基本的代码块是什么?最基本的逻辑都有什么?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贴300行的代码,而是把逻辑讲清楚,把你的疑问以及已经尝试过的方法写出来,这样做了,想帮你的人他才有地方下手。
第二步:理清“你、我、他”,任何的代码都是现实的映射,都由人机交互组成。分清“哪些应该人干,哪些是机器干”就特别的重要。如果站在开发者的角度上,那么可以粗略的定义:我 = 开发者;你 = 程序;他 = 用户。
第三步:TO BE。其实理清“你、我、他”的目的是为了说清这个:开发者是什么?程序是什么?用户是什么?有点儿抽象吧?没事儿,我举个例子:“用户是人,不要把人当机器”的意思是:本来应该电脑干的事情,你就别让用户反复的重复的干。那就是不尊重人,把人当机器。
第四步:TO DO,这个DO又分为三个层面,“我干什么”、“你干什么”和“他干什么”,或者说:“开发者干什么”、“程序干什么”、“用户干什么”,简化起见,我只展开“程序”的部分。作为一个合格的开发工程师,不是会写代码就完了,不就那么几个if,for加上谁=谁么?都会写。合格的开发工程师知道该把哪段代码放在哪个地方。从小了说,做Java开发2年了,您还是一个类1000行代码,动不动就5层嵌套循环,那基本上就可以告别写代码的生涯了。从大了说,哪些是Server 端API应该具有的功能,哪些是手机端应该处理的,这才是考验开发工程师能力的地方,“物尽其用”就是说,你得知道谁应该干什么,在哪儿干。或者说,你见过哪个足疗师傅用青龙偃月刀修脚?
第五步:To Have,这就说到了最高境界了。为什么说To Have就是最高境界呢?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大地“。这也就是阿基米德吧,你也不能咋地他,这要是”阿基“说的(或者“米德”说的),是不是当即就得挨一大嘴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大地“,听听,这话说的怎么那么没用。这世界上所有事都有前提,或者说都有代价,好的开发工程师知道怎么充分的用前提和代价。比如做互联网应用的,能不知道“用空间换时间”的概念?做嵌入式开发的,你跟他说“用空间换时间”,信不信他打你?现在重新体会一下:“我有什么;你有什么;他有什么”,最高境界,最高境界。
真的,我有时候做梦都想着:懂了这些道理,不学点儿啥,都亏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