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03)学而篇第三则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经常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学习心得

孔子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官员,似乎很多都是巧言令色的人官职比较高,相反,那些总是真真切切做人、忠忠实实为民的官员反而官职不太高。可能就是这样子的环境下,孔子才会说出这样一句话吧。民间的好官到了皇帝那里,不一定就是好官;而百姓口中的贪官,皇帝也不一定就认为他贪。在“一言堂”的朝政之中,一个人的仁义与他是否巧言令色似乎并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可能是由皇帝个人的态度决定。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要想在社会安身立命,必须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干活,而不是夸夸其谈,只靠言辞来装饰自己。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态度表现得太明显,什么都写在脸上,反而会让人反感。比如在职场之中,领导会更喜欢那些说话委婉,而且能够轻松周旋于各部门职员中的人。想想也是,如果跟一个人打招呼,每次对方脸上都明显摆出“我很不喜欢你”的态度,相信每个人都会避而远之。

做人要真诚没有错,虚伪是不对的也没有错。但是如果一个人将什么都表现在脸上,说好听点你为人直爽,不屑于伪装;难听点就是情商低,连最基本的礼貌都不懂。现下这个社会,仅仅靠埋头苦干是很难有发展潜力的,我们推崇全面发展的人才,遇事能够临场不惧,遇事能够冷静分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自己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迅速成长。

当然,这并不是说虚伪就是对的,我们要掌握一个度:既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又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我觉得,适度的伪装才是成熟的表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篇接上篇讲“仁”。孔子一生主张君子要“讷于言,敏于行,”而厌恶佞言小人,觉得...
    哈皮波阅读 1,470评论 0 1
  • 本文写于2017年8月 --所有感悟之2017年贵州支教 半个月的支教告一段落,在这个时候,感情特别复杂,心中满满...
    把爱带回家7阅读 242评论 0 0
  • 成都是个慢节奏的城市。公交车上总不会很挤,街上更多的店铺是水吧、茶馆一类的,人们浑身散发的是优哉游哉的慵懒气质,泡...
    林中小麋鹿阅读 392评论 0 0
  • 周检视20170710-20170716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1.习惯 (1)生活习惯 - 早6:0...
    香香女神阅读 185评论 0 0
  • 四季·茶对于茶最早的记忆,是小时候家里黄色的茉莉花茶铁罐。老家是福建,爸妈每次带我们回乡探亲,总有邻居和同事相托:...
    觅萝萱阅读 4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