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说:“老师您所说的这些道理确实高大上,听起来也很美,但似乎像登天一样难以企及,您能不能提供一种不是那么难差不多就可以达到的方法,使人能够每天照着按部就班去努力就行了。”
孟子不客气地回答道:“大匠不会因为有人学不会他的技艺,就放弃或改变绳墨规矩,后羿不会因为有人达不到他的水平,就改变弓的曲率。君子教人引而不发,是活泼泼的,并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君子要做的是中道而立,有潜质的人自然会追随而来。”
所谓引而不发,就是不直接给出答案,给一些启发点拨,让学者自己去领悟,也就是必须自得之,发还在学者自身。中道而立,中道即天道,就是大道理讲清楚了,标准确立了,所谓能者,即有潜质的人,有慧根的人,正所谓佛渡有缘人,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圣人也无法帮到你。
孟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就用道来要求自己;天下无道的时候,则要身体力行去追求正道。从来没有听说要道来曲从人的。
所谓天下有道,社会上正义占主导地位,大家都认可这个道,以追求道为荣。这个时候就应该以道殉身,即用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使自己不断完善,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
所谓天下无道,社会观念扭曲,正义的声音被压制,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这个时候则应该以身殉道,即要身体力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追求正道,弘扬正道,促使社会拨乱反正。
所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无论是有道还是无道的时代,从来没有听说让道来曲从人的意志或欲望的,孟子这句话,是站在君子的角度讲的。实际上有人这么做,比如曲解经典,制造异端学说以混淆视听等等,在孟子看来,这不是君子所为。以道殉人,是对教的亵渎。
滕更是滕国君主的弟弟,他来投在孟子门下,但是他每次向孟子提问,孟子都不理他。公都子就问老师,既然他来求学,似乎应该礼待他,可是您为什么总是不回答他的问题呢?
孟子说,有五种情况我都是不会回答的。一是挟贵而问,自恃地位尊贵而提问;二是挟贤而问,自以为高明而发问;三是挟长而问,倚老卖老地提问;四是挟有勋劳而问,自恃满身光环来提问;五是挟故而问,借着老交情来提问。
【《孟子》简读之尽心篇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