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牵挂的人
……“他是你的老师吗?”我打断了他的叙述说。他微笑着说:“是的,这是我们的外语老师,当时的初中校长,现在已经在市委任职了,主抓教育的市长”“您没有说错吧!是县委吧!”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我说的是真的,我听说他马上要调往是省教育厅了,这是个事实。”我的怀疑被推翻了,我的脑袋里悬出一个奇怪的问号,这个人物应该不是简单的人物,有特殊的才干吧!这样有才能却为什么在一个乡镇的中学教书呢?难道有什么苦衷?“人生的经历各有所不同,这铸造了不同的人生历程。我的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凡语重心长的说。
天已经很晚了,便和他告辞,临走时,我很高兴对他说:“改天我请你吃顿饭吧!我们在K饭馆见面吧!”他说:“紫涵小姐,别这样,还是我请您吧!哪有反客为主的,这是不礼貌的啊!”我笑了起来心想:他既然出生在农村,那么家庭的环境和先天的启蒙教育必定有很多不足。这个读书人的文化修养经过后天的完善是惊人的,看来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我明白,后天的教育对于人成长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这是潜移默化的。“天资之改善者需靠读书,而学识之完善需靠实践,”我感觉到他的身上就是这内涵的深刻体现。
从他的办公室出来已傍晚时分,外面的风吹拂在脸上格外的惬意和温柔,天上有的是淡淡的薄云,被太阳给染上了橘黄色,像是金黄色的锦缎一样,县城的人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所吸引着、驻足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慨叹着离开了这所美丽的县城,我乘坐的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徘徊,转瞬间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时间过得真快,我从家里出来有半个月的时间了,突然想起了才五岁多的女儿微露,我的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了。我和丈夫的感情是深厚的,他是市里的交警,我们的工作都很辛苦,一年下来很难有陪孩子的时间,这是我们俩对于孩子的难以言表的歉意。孩子是懂事的,母亲昨天打来电话说:“孩子生病了!想你想得不行,在家哭闹着。”我着急了,心里咯噔一下很不是滋味。电话那边,女儿稚嫩的童音传过来,她嚷着给我读诗: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当女儿在那边咿呀学语的样子,读着的时候,我的眼泪不争气的‘唰’的流下来了,给同事们都吓坏了,一个劲的问寒问暖啊!真是让我倍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明白了什么叫做“问寒问暖”的深刻含义。这些年,感觉最对不起的是女儿,这是天下作为父母的心病。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愿我的宝贝女儿能深刻她母亲的苦衷吧!
回到住处,我躺在床上,一直睡不着。疲倦是避免不了的,更要紧的是,一闭上眼睛就是女儿可爱的身影,她的调皮的样子,把我搅得心绪很不好。我做决定了下周一定要和领导请一周的假期了。想到这里,我开始释然了,才入睡了。
桔彤,原名李彪,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家协会会员,燕京诗刊签约诗人,作品先后发表于《参花》,《九仙湖文学》,《当代汉诗》,《呼伦贝尔日报》,《生活周刊》,《精短小说》,《辽宁青年》,《青年文学家》,《奔流》,诗歌《和盘托出》、《爱不释手》、《情书》先后在“南风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骑士杯”全国诗歌大赛、“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二等奖。迄今为止发表诗歌450余首,散文400余篇,热点时评300余篇,长篇小说1部《恬静安然,不染悲伤》(分上、下两部,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