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开始,食堂开始“刷脸就餐”。甚至于连原先点餐、就餐用来刷码的必备手机,都可以不用带了。这倒是确实挺方便的。
说到这个就餐,这应该是我们学校这么些年来,最让人纠结的事情了。
我们的务餐费,是由财政统一划拨的。印象中应该是每个月500元,2500元一个学期。原先对于这个费用,处理的时候不够明晰,所以,出现各种问题,各种纠纷甚至于……那是必然的事情。
记忆中,最早的时候,去食堂用餐是打卡的。学校后勤部门给每位老师一个带磁性的卡,有点类似于银行卡一样的,学校按时往卡里充值一定数量的费用。每次用餐的时候,就把卡放在特殊的机器上,嘀……的一声,餐费就从卡里扣除了。这样做倒是很方便,不过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因为卡片比较小,所以容易丢失。我就曾不小心丢失过几次。二是,有一些同事嫌学校里的饭菜不可口,不好吃,不愿意在学校食堂刷卡用餐,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卡里的余额比较多。按我们学校当时的规定,卡里超过一定数额的余额,只得充公。这对老师们来说,自然是不公平的。但因为是一刀切的“规定”,所以也只能按“规定”办事,但却引发了很多老师的不满。
后来,有领导觉得,这样做一是矛盾大多,二来也比较麻烦,于是就取消了“饭卡”,把所有老师的所有餐费,全部划拨到食堂。把这么多的费用按教师数平均分配到早、中餐费用中,大致早餐8元,中餐17元左右。老师们只要按时到食堂就餐即可。早餐采取自助餐的形式,以吃饱为原则。中餐一般二荤二素。当然,这荤、素的菜口可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改进,比前面的做法可能“先进”一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有老师外出培训什么的,早餐、中餐都不在学校吃,那么他的餐费也只能“被平均”了。这还是小事,有的女老师产假、哺乳假期间,几个月不在学校用餐,按理这个餐费应该划给她个人,但也只能“被平均”。这显然不合理。
更过份的是,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实际上课是从4月中旬开始的,但财政划拨的餐费,还是按原先五个月的数额配给的。也就是说,原先正常情况下5个月的工作时间被缩减了一半。按数额上算,原先每天25元的餐标,应该可以翻倍享受。但遗憾的是,菜品没变,还是二荤二素,最终公布的价格却变成了每顿中餐37.5元。换句话说,这当中,全校有近5万元总数的餐费最终去了哪儿,不得而知。学校有相当一部分的“教代会代表”在教代会上提出,要学校有关部门公布账目明细,甚至有同时怀疑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存在“职务侵占”,打算向检察院举报、反映,但最终,这事不了了之。为什么?因为时任领导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免职并被调往其他单位,检举、举报没了“对象”。
当然,这个过程中,学校“总务处”肯定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在去年下半年搬入新学校以后,学校就着手考虑解决食堂用餐的问题。第一步,是实行点餐制。在手机上扫码点餐,然后中午就餐时就按所点的菜品去食堂用餐。试行一学期以后,发现比原先靠谱多了。但手机点餐也有缺点。除了不太方便,每次用餐都得掏手机扫码以外,最大的缺点便是,食堂人员无知晓老师们所点的是什么菜,所以就出现“虽然点的是素菜”,但去食堂以后,“拿的却是荤菜”。虽然这是极个别现象,但却造成了上午第四节上课的老师去用餐的时候,吃不到自己点的菜。
另外,因为早餐还是自助式的,其最终的结算方式还是平均主义的方式,这就容易产生公共费用,也就是被老师们戏称为“公摊面积”的那一部分费用。而且这部分费用还是挺多的,所以这一点上,老师们颇有诟病。
这学期新上任的陈校长,对食堂就餐的问题非常重视。按他的原话来说,“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就得办好食堂。让老师们吃好,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以这学期一开始,学校就化精力认真处理这个事情,添置必要的设备……手机里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人脸等绑定在一个专用的APP上,每周三、周四在手机里点好餐以后就大功告成了。用餐的时候只要带上自己的这张脸就可以。你一刷脸,食堂工作人员就可以从显示器里看到你点了什么菜,扣了多少钱,一目了然。账目很清楚,老师们也很放心。
早餐也一样,只不过操作的方式略有不同。早餐是不用提前点餐的,到食堂后,点自己喜欢的食物,直接刷脸消费。刷脸的同时,APP自动捐款,方便极了。这样一来解决了“公摊费用”的问题,二来也让账目变得更加明晰、直观,第三减少了老师和食堂人员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举多得的好事。
被历任校长视为洪水猛兽的“刷脸就餐”,在陈校长上任后短短一周就搞定,这说明什么问题?至少说明,这个世界上,没有办不好的事。“想不想办好”“去不去办好”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