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作者:费孝通
成书时间:1946年
出版信息: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版
结还是不结?生还是不生?甚至现在的社会热点——“婚与生的脱钩”,这在以前不是问题,也许以后也不会是问题,但在今天,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对于正在寻找答案者,作者此书可以给些启发。
当然,书中内容并不涉及个人性格、家庭情况,也不会就生养的经济账等现实关切给出任何建议。费老要讨论和解释的,乃是生养问题在整个社会层面而言,它的由来、意义和文化、制度方案。所以,此书可能无法给您个人以直接的答案,但它告诉你,社会的“想法”。至于在这“想法”之下,您会生出怎样的决定来,那一定又因人而异了。
全书开篇,作者便严谨而详细地阐述了生养的意义,清晰地划出了一条逻辑线:婚姻——生和育——人口稳定——种族绵续——社会完整——个人生存。也就是说,为了个人生存的终极目的,人类造出了以生育为核心的一系列,包括择偶、婚姻、抚育、继替等等在内的,文化与制度方案。至于本文所用的题目——“损己利人”一说,作者在书中多处提及,相信读者也会同发此感。
费老的风格,会创造一批概念,来协助他的研究和说明,这些概念,也方便大家按图索骥地去理解作者的研究理论。本书中所用到的概念包括:单系/双系、社会性抚育/生理性抚育、父居/母居,内婚/外婚……
阅读此书时,正听说现在的中学生,也在读费孝通了。学生们被要求的是费老的《乡土中国》,那我就建议父母们,正可以乘此把这本《生育制度》好好看一看。“乡土”会告诉我们的孩子,所谓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根本由来”,藉此树立文化自信,“制度”则可以在生、养那些事儿,乃至于再前、再后,告诉父母们一点点道理,给他们一点点启发。如此,可好。
完
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