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2

致良知线上第八期印证班11小组第8封家书

姓名:代窈欣

地区:安徽合肥

时间:  2025年3月17日

主题:《我的学习之路》

尊敬的博仁老师,各位辛苦付出的志愿者家人们以及小组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当下好。时间过得真快想想进入平台学习已经两年多的时间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一起同修的同学介绍我进入平台学习,我平时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人,只是不知道怎么学,没事看看书,也报过其他平台线下学习,当时收获也挺大的。时间久了慢慢的也被生活磨平,恢复到本来状态。致良知平台就跟其他不一样,一群人互相监督,相互鼓励支持,互相扶持。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更远!

学习让我明白了,我是一切的根源,有问题看自己,接纳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人 !

博仁老师告诉我们在经营幸福家庭时要种下四颗善的种子:一是接纳,二是信任,三是欣赏,四是付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家庭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才能长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呢?

1、接纳的种子。发自内心的去理解、接纳、包容家庭成员每一个人的表现。

2、信任的种子。所有一切不好的关系都是从不信任开始的,信任不是一个概念,是我带给对方是一种体验。

3、欣赏的种子。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去放大,并表达出来。

4、付出的种子。付出是人世间最大的回报,只付出,不计较。老师说,矛盾往往来自于,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认知“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当我们种下怀疑、抱怨的种子时,家庭关系一定出现问题;当我们种下接纳、信任、欣赏、付出的种子时,一定会长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我是一个心里放不了事的人,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吃不下睡不着。对自己没信心,不太自信。学习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对我有很大的触动。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讲求的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心学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王阳明先生还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往往会不知不觉被功名利禄所困扰,很少能静下心来深度思考,人就容易浮躁,与圣人之道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要培养一种摆脱世事纷扰、潜心做学问的能力,拍去身上的烦嚣,滤掉心中的渣滓,不受名利诱惑,保持一颗淡定之心,聚精会神做有意义的事情。

学习致良知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了,自身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为了更快地提升自己,我也不断挑战自己去做担当,做志愿者的同时成长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真正体会到点评责善老师每天说的那句:越担当越成长,担当是绝无后遗症的行为。看到小组群里家人们的功课我都被滋养着,听了家人们语音分享自己的收获感悟经历的时候我很是欣慰。

咱们8组学习的学员我相信都很棒[强]在担当的过程中忙碌并充实着我的每一天,也会有些许的感动。就是周日周一语音分享的两位家人,前期沟通的时候都说比较忙,我也知道大家有工作有家庭,每个人都不容易…有位老师周六回老师看望父母,她说晚上回复我,我没在打扰她,我一直在等她的消息,虽然接触的不太多,可能我也不太会与人沟通交流吧,每次从功课中我能发现家人很优秀,说到做到的一个人,而且这两位家人的每天功课从没让我操过心,早早的就提交了。

老师晚上回到家里差不多九点了,第一时间给我发消息说:“现在准备明天早上的语音分享”我特别的感动,老师晚上准备了很晚,早上又起得很早分享。

另外一位老师也是的我下午17点多给她发消息的时候,她说准备好了,立马把稿件发给我看,我心情无比激动。看到家人们做到了,比自己做到还要开心家人们分享的内容都特别好,比我当时好的太多了,我一次分享的时候,紧张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手不自觉地就发出去了,也不知道紧张什么,反正就是紧张。

这也许就是担当的意义吧,看到家人们快速成长,拿到做到的那份力量,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无比开心

在这里我也希望更多家人加入我们志愿者的队伍中,真的是越担当越成长,志愿者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很多,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背后有一群人,当我有问题,有困难的时候,优秀的志愿者老师会给我指明方向,给我 信心和力量![加油]

感恩我的朋友给予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全新的.洗礼!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教会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为人友善、不说谎、不抱怨,用自己的良知去感化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做到知行合一,不空想,理性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既成就了自己又成就了他人。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对我们的心灵、灵魂深处是一种触动。我们需要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生存本领。提高我们分店的菜品结构:真正做到真材料、放心吃。让全体广大师生满意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蜕变可能是暂时的痛苦,改变好了,生活和工作回馈给我们的又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王阳明先生说,“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成功。”

“良知”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只有认知自己的不足,方能成大器,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我们一定要天天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天天把自己的过失改正。一天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就会心安理得地一直错下去;一日不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一天没有什么进步。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有的却不能勤勉修行德性、拓宽学问,为什么呢?只因“因循”两字,耽搁一生。关于“责善”,当有人给我们指出我们做得不对的地方的时候,我们虚心接受,凡攻我之师者皆我之师也。当我们给别人指出他的过失的时候,一定要委婉不能伤害别人。关于“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生万法,我们的起心动念决定了方方面面,当我们纠结一件事要不要做时,只需确定我们的起心动念是不是出于良知之心。所有的事情本身是不会自带观点的,完全取决我们怎么去看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得学会转念,善恶好坏只在一念之间。

通过学习真的让我收获很多很多,道理看似乎都懂,可是真正的没有几个能够真正的做到。做不到的不是真知,只有当我们在生活中实际的去践行了做到了,才是真的知道。就是博仁说的那样,大家都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可是为什么做不到戒烟呢?知道就要去做到才是真知,才真正的做到了知行合一。

    可是我们这颗心上,常常会有许多的灰尘,所以,我们本质上是依照着这颗带有灰尘的心而行。这个时候,做事情有时就会不大妥当,或者出一些偏差 。 “依良知而行”,更多的是一种观照。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随时看看它是否符合良知、符合天理,看看自己内心深处是否有不安和亏欠,是否又有小我在跳出来。为什么要不断地去学习呢?时刻反观自己的那颗心,是否依照内心良知。不断清扫内心私欲,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优秀!感恩所有同修的伙伴们让我们一起互相监督,相互鼓励支持,砥砺前进!依照良知而行,让做到成为事实!一起加油,亲爱的小伙伴们!

          此致

          敬礼

          代窈欣感恩恭敬

           

    2025年3月17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活出有限人生的无限滋味:对生命意义与死亡的反思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挺让人心里有点慌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50岁能活...
    之鸣阅读 22评论 0 0
  • 与灵魂的镜像对话——阅读的六重启示 翻开一本好书,如同推开一扇通往多维世界的门扉。那些被油墨定格的文字,在目光触及...
    茗森谈感悟阅读 25评论 0 1
  • 静荷的四板斧: 一板斧:冰山(第 9个) 【事件】昨天和义工姐姐聊了13岁的儿子现在的状态(学校里躺平,老师不管不...
    飘雪的天堂阅读 21评论 0 0
  • 今天学习箴言28,笔记和心得如下。 一、笔记 1.人为什么贪财?因为人总觉得自己缺乏,觉得自己不够。人在乎活着这件...
    一朵小红花呀阅读 26评论 0 0
  • 一醉久年 第4 4章上 第44章下 宋居寒此生仅公开过一次恋情,那是他十来岁于美国学习音乐时,与流行乐教父之女约会...
    珍妮317阅读 5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