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去天津参加大姑(爸爸同父异母的妹妹)儿子的婚礼,虽然我在北京,她们在天津,距离很近,但走动不多。
大姑这辈子挺苦的,几乎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堂弟也很有出息和孝顺。堂弟很懂事和用功,一路很顺利,考上了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又考到中科院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回天津陪她妈妈。参加他的婚礼,看到他们很高兴。
婚礼上,堂弟的叔叔在婚礼上的致辞,让我回想到了8年前的情形。那年春季刚刚过完,还没出正月。爸爸接到大姑的电话,说大姑父在天津大港出了车祸,大姑父和司机当时就身亡吗了。而且是他们全责,逆行超车,和对面的大货车迎面相撞。爸爸听到这个消息,很难受,让我去趟天津帮帮忙。爸爸坐在那一直叹气,为我姑姑的不幸而叹息。
我姑姑和姑父的的婚姻一直是名存实亡的。当初他们的结婚就有些勉强(好像是95年左右结婚的)。大姑年轻时,因为工作原因(在县城的邮政局工作,但一直没有正式编制),一直想等着正式编制下来,再找个对象,这样,一直拖,一直拖,就把自己拖成了大龄女郎,小姑(接了爷爷的班,在邮政局工作,有正式编制)都结婚了,有孩子了,大姑也一直没有结婚。爷爷、奶奶(不是亲的)、爸爸都很着急,都找人帮忙介绍。正好有人给介绍了后来的大姑父,那时他离婚不久。他大学毕业后在县城的农业局工作,离婚的原因可能和大姑父前妻的父母看不上这个家里穷、姐妹多(两个弟弟在读大学、一个妹妹在读高中)、负担重的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有关。
我爷爷奶奶并没在意他的出身、婚史、还和前妻有个女儿,也赞成姑姑和他交往、确立关系。很快,我大姑就和他到了谈婚论嫁、确定婚期的阶段。就在结婚的前几天,他忽然提出:不想结婚了。坦率的讲,一定是怀念前妻和孩子的。毕竟他和前妻的感情应该没有问题的(他们是大学同学,又一起回到了县城)。他一提出这个要求,爷爷奶奶家就像炸了锅一样。毕竟,在90年代,小小的县城,大龄女、要结婚、又不结了,一定会招来各种猜测,以后就更难嫁出去了。在这样的假设下,爷爷、奶奶、爸爸还是想尽各种办法促成了这桩婚事。
婚后几年,大姑夫也是两头跑,大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过几年,大姑就怀孕了,生了个儿子,这挺给她长脸的。让他们的婚姻,又有了一个稳定的支点。孩子渐渐大了,要上小学时,大姑父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让大姑一个人带着孩子移民到了天津,他继续留在老家,在天津,他们娘俩谁也不认识,各种事情,就只能母子商量解决了,大姑和大姑夫的婚姻也是名存实亡的状态。大姑夫每天在哪里、在忙啥,她是完全不知道的,我估计她也管不了,也不想管。 到最后,大姑夫出事在天津大港,大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天津,来天津干什么。
婚礼上,大姑看着气色也挺好,能把儿子培养成人,看着儿子娶媳妇,她的心理肯定是欣慰又不舍。这些年,这些事,虽然和大姑接触不是特别多,我几乎很少听到她对生活的抱怨、对别人的埋怨,在别人看来,这算是挺不幸的,但她依然很乐观,而平静的接受发生的一切。
为大姑和堂弟他们高兴,并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