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阳四岁11个月
事件一:
阳阳:“妈妈,我真想当个细菌啊!”
我一时不太理解:“啊?”
阳阳:“我想当一个厉害的细菌,就当艾滋病毒吧!”(家里有一本关于细菌病毒的书,主要是介绍各种影响人们生活较大的细菌病毒,阳阳很感兴趣)
我一下理解了,他想成为最强大的,我接着说:“其实在真实的人类生活中你可以变得强大……”
还没等我说完,阳阳抢着说:“我想当军人和医生!”
还没等我回应阳阳问:“妈妈,有男医生吗?”
我诧异地看着他:“当然了,为什么这样问?”
阳阳:“那为什么我见到的都是女的啊?”
呃……
其实的确是,在社会当中就是会有性别的差异,这也让我想起很多国外的儿童教育专业书籍里,都会强调在为儿童创设物质生活环境时,如在投放布娃娃时,要有不同肤色的。德国的很多绘本也十分重视这一点,故事的角色会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肤色,工种也会涉及男女,例如瓦匠可能就是个女人。看来以后要关注这方面,给阳阳一定的引导。
事件二:男孩女孩
阳阳和成铭的一段对话,以下用“我”来表示:
阳阳:“爸爸,你知道吗?男孩都是比较能打架,声音很大,比较淘气的。”
我:“嗯,普遍来说的话,可以这样说。”
阳阳:“你知道吗?还有一种是女孩,她们说话很小声,很温柔,穿长裙子。”
我:“恩,她们大多数看起来的确如此。”
阳阳做凶狠状:“但我是男孩,所以我就爱打架,淘气。”
我:“嗯”
阳阳:“男孩一般不和女孩玩,女孩一般不和男孩玩。”
我:“为什么?”
阳阳:“因为不一样呀!”
我有些急于做出解释,没有继续问为什么:“的确是,性别有时会影响一些你的选择,但女孩和男孩往往也可以成为朋友哦,朋友往往是因为兴趣走到一起相互帮助的人,和你有共同兴趣的人,很难说是男是女。你朋友中有女孩吗?你有喜欢相处的女孩吗?”
阳阳:“***”
我:“嗯,为什么?”
阳阳:“因为她看起很温柔”
我:“嗯?”
阳阳:“而且她有时玩打架游戏。”
我:“又温柔又玩你喜欢的打架游戏,听起来的确不错,女孩也有玩打架游戏的。”
这段对话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眼中或者说是我们周围环境传递给孩子对于男孩女孩特点以及两者关系的认知。通常,从幼儿园大班或一年级开始,男孩和女孩的游戏就开始非常不同。在分为两个团体之后,他们的游戏风格就越来越不一样。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认为,另一性别的人与自己存在巨大差异。
《游戏力》书中这段话给了我很大启发:卡尔森·帕吉(Nancy Carlsson-Paige)和列文(Diane Levin)在一本关于战争游戏的书中,写到了有关女孩和男孩的玩具鸿沟问题:“有位家长看到她的女儿坐在公寓大楼的门口,旁边的同龄男孩是她的朋友。荷莉拿着芭比娃娃,迈克手里的玩偶则是个美国大兵。两个孩子互相看着,很想和对方一起玩,但最终也没玩起来,而是一直干坐在那里。”两位作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告诉父母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中性材料来进行手工创作,或者建议孩子玩一些与性别无关的游戏,例如带他们的玩偶去太空旅行。游戏力的方法,当然也是到楼下去,和孩子坐在一起,创造一个假想游戏让两个玩偶都能加入,然后对这些角色稍作改变。例如,你可以让美国大兵说:“嘿,这高跟鞋可是一件很棒的武器。”然后芭比娃娃回答:“你的迷彩服有我的尺寸吗?我觉得真时髦耶!”
换句话说,应该鼓励男孩和女孩一起玩。这些混合性别的游戏既能给男孩提供建立联结的机会,又能帮女孩提升自信和力量。一起玩耍会帮助他们习惯彼此,而不必等到青少年时再去重新认识另一个性别。为了在一起玩,他们也会学习如何更有创意,因为女孩不希望游戏中只有死亡和破坏,而男孩也不希望在游戏中只是给娃娃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