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妈妈常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多做善事,要谦让他人,帮助更多的人。
于是在生活中,常常自己吃亏,把好的东西,比如吃的用的,尽可能的让他人挑选。很多时候委屈了自己,内心并不快乐。后来发现,违背自己的心做所谓的善事或谦让,那是讨好。慢慢的忘记了自己也有需求,而是尽自己所能满足他人,不会拒绝。今日看了林文才对善良的解读,感触深刻。
有一句话说,善良像鸽子,灵巧像蛇。这是说,善良一定要配合上聪明智慧,我们的善良一定要有弹性,要有底线。所以我们教孩子善良的同时,一定要教孩子灵巧。否则这样的善良一定会被人利用,也不会持续下去。
灵巧的意思是弹性地处理问题,懂得分辨一件事情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伤害,而不是根据一个规矩,一条原则,一个道理,来做,让我们不高兴,有可能伤害自己的事情。有了灵巧,我们就不会吃那么多亏,就懂得分辨,就能在收获快乐的推动下一直做善良的事。
另外萨提亚有一个观念:当我们做善良的事情时,就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力连接。那一刻我们应该是快乐的,否则的话他可能不叫善良,他也许叫软弱,叫讨好,叫迁就,叫忍受。
所以不管是自己,还是教导孩子,在作出决定之前,请先问自己:一是这件事会不会带来危险?二是这件事会不会让自己开心?如果心里感觉到委屈,那这件事就不用做了。做善良的事情,收获的一定是快乐,如果收获不到快乐,那个善良没有意义。所以是不是能带来快乐,基本就是你决定要不要做一件善良的事的指标。甚至你都不用去管那件事情,有多好多善良,只要你知道自己做了会不快乐,你就去告诉别人“不要”“不行”。
这样,要不要教孩子善良就变成了很容易的一件事,教会孩子问自己:快乐吗?如果不快乐,即使别人讲一大堆道理,你都可以拒绝。
例如一个妈妈从小就教育她的女儿要谦让,特别是对比他小的孩子。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分享,但最终还是会把东西给出去。甚至看到比较强势的孩子想要他的玩具时,他会主动给。后来这位妈妈发现,孩子总是在不情愿给完别人玩具后,回家会找借口发脾气。
看到这个故事,我想起了几十年来,经过的很多相似的情景。因为经常被妈妈教导要谦让,要多分享。谦让弟弟妹妹,谦让亲戚朋友,谦让街坊邻居,把自己很多的东西都分享出去了,后来发展成了“拯救者心态”。
林文采博士是这样解读“谦让”和“分享”的。下次看到孩子情绪不好时,问问他,是不是因为不情愿给别人东西。然后告诉他,那个东西属于你,你有决定权。只有你觉得乐意分享,或者把自己东西给别人无所谓时,你才可以分享,不要勉强自己。如果别人勉强你,你就对他说不行。要强调所有权,孩子才会保护自己,才不会别人叫他做什么,他都说好。
其实妈妈原本的教育就错了,因为妈妈的师范(比如,明明不喜欢也勉强自己),或者特意叫到孩子谦让,让他不要说不,导致谁都可以开口要走他的东西,孩子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没有真正的所有权。这是在教孩子讨好别人,更可悲的是,别人只是想想,还没开口,他都主动迎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对别人说不,任何人都可以影响他,因此他的心里会有很多压力。
太多时候,分享变成一件,妈妈为了面子强迫孩子做的事情。
当妈妈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的很完美,很有面子,这样表示我们教的够好。但很多东西跟教的好不好,并没有关系。有时候这个孩子多大,他现在可以做到什么有关系。我们总希望孩子成熟,懂事,大胆,但这些都是超过孩子年龄范围之外的过高要求。 我们要允许孩子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还有的时候,跟孩子的特质有关。有的孩子很容易被教会分享,但他一定有难教的部分。但如果父母要求他什么都好,那就是强人所难。
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父母亲在生活里的示范都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勤奋负责任工作的爸爸妈妈,永远不用教导孩子勤奋,孩子从小每天看到的事情,都会对它有耳濡目染的影响。分享也是,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对待朋友总是很大方,乐于分享自己的好东西,他长大后自然会效仿。没有特别去教的事情,孩子接受起来最有防备也最自然而然。
孩子不会做父母讲的,只会做父母做的。因为,用嘴巴讲的道理,来自头脑,他只会进到孩子的头脑里,而进不到心里,成为不了生命力的一部分。但如果父母亲用心用身体去做,他就会进到孩子心里,当他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他的身体他的心会自然而然的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