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五年级班上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更多了,往往是一些“惯犯”,第一次不交进行了批评教育,第二、三次依然如此。
我呢之前也不是太想去罚她们,写完也就没事了,可能还是由于自己懒的原因,没有过于去惩罚他们。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惩罚,学生屈服于高压政策,敷衍了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师生关系紧张,现在检查周日作业结果五年级学生只有六个学生写了作业,还有24位同学没有完成,效果不好,也是很着急的。
今天晚上感觉还是得去理解问题产生如何去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首先,不能说怎样去严厉惩罚,因为,他可能是尽力了,没完成,也可能是贪玩导致的,也或许,家里确实有意外事情造成的。所以,在学生心里认可上学写作业的前提下,因人而异,这次已然已经交不上作业了,设法使学生不再出现交不上作业的情况,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回过头想到了之前准备教资考试有一个机构化问题,那个问题答题思路是这样的,但是当我真的遇到这些问题又感觉还是比较茫然的,只有爱的教育就可以了吗,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感觉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不单单是去倾注爱,更需要理性和智慧。
当时准备教资时机构化问题
一共三十位同学,检查周日作业只有6位同学写完,竟有如此学生!真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啊!前辈们说是因为我一开始就没有让学生们对我服气,管理太过涣散。确实一个班的学生竟成这个模样,让人心疼我真的是有点惋惜!暴躁过会后冷静去反思了一下,我好像想了想自己上小学时好像也是被一位老师罚过一次作业。怪学生?怪家长?怪老师?……那么这责任该谁来承担呢!
学生有千般性格,万般模样,但现在五年级30位同学的班竟变成这个模样,读书的兴趣不高,没有几点做作业的热情,学习动力几乎为零,这是谁之过?能怪窗外的蓝天白云吗?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和“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