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爱啰嗦 前天
图片
1995☞2021,26岁了。
无意中点开菲常记忆家族的公众号,看到了菲菲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深度阅读的读书活动。没想到身为重度拖延症患者,居然在菲菲老师的带领下,在一周的时间里读完了黄有璨老师的《非线性成长》,并且完成了每天的读书笔记。想来,能在开年就遇到带着自己一起走的菲菲老师,今年运气是不是要大爆发,哈哈!感谢菲菲老师!感谢!感谢!
下面分享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内容,3、2、1开始:
1
图片
本图出自黄有璨老师《非线性成长》。
Question:职业成长的路径是什么?
首先,职业的前五年,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第一条成长曲线上,即技能曲线。自己的工作需要什么技能就赶紧去学习什么技能。如果不太清楚,可以补充通用技能,比如写作、结构化表达、演讲、活动组织与执行、PPT和Excel等。
其次,技能习得的三种方式。如果你是一个极度自律而且学习能力超强的人,那么你可以尝试刻意练习和自我学习进行突破;如果你不是一个特别会自学的人,那么你最好参与某个相关课程来进行自我提升,毕竟投资自己的大脑绝对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课程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是否能够提供给你大量真实的实践机会和真实的反馈,这两点是习得技能的关键;如果有机会参与到能给你提供实践机会的组织或团队中,义务为其劳动,并获得指导和反馈,一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最后,不管不顾的努力,让自己做到七八十的水平。
2
Question:如何认识性格、角色与责任?
我们每个人身处社会环境中,都会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如妻子、母亲、员工、学生……面对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意味着要承担各自不同的责任。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明确自己的角色,然后调整自己的思考、工作方法、沟通表达习惯甚至性格特征,从而可以让自己由内而外的胜任这一类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像对于我的学生,作为老师我要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对于我的父母,作为孩子我要耐心的听唠叨,不能因为父母的认知和自己的不相同就顶撞。
3
Question:有哪些高质量的思考习惯?
第一,系统性思考能力。
围绕一个问题,从该问题的目标、功能、系统结构、系统要素和各种约束规则入手,最终寻找到最优解。
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丰富的实践,需要熟练的单点技能,需要有效的系统模型。
第二,始终关注价值。
当你面临一件事情要不要做的时候,要始终关注这件事情的价值,而非具体问题的执行路径、难度和过往经验。换句话来说,以这件事的背后有多大价值,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为思考原点。
突然想起来,我要思考🤔🤔🤔🤔在公众号更自己的读书感悟这件事情的价值了。
第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这个思考习惯我自己目前用到的机会几乎没有,先放这儿。
最后,想对特别无语的自己说,一定要有始有终,有始有终,有始有终!捂脸,下周见吧,不,拜托,语气坚定点,嗯,下周见。嘻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