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走西口”这个话题。
“走西口”,到底是一段什么样的辛酸历史?真如同电视剧所演的那样吗?
无论是从电视剧,还是从民间小调中,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对“走西口”或多或少一些了解。尤其是前些年,随着电视剧《走西口》的热播,使很多人对“走西口”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比如剧中反复提到的“杀虎口”,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但电视剧毕竟有很多虚构的成分在其中,与历史上真实的“走西口”还是有一定很大差别的。真实的“走西口”可不仅仅只有杀虎口这么一条道可走,更不是“促成商贸”、成为富商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很多的辛酸历史原因在其中。
走西口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但最高峰的时间段却在清末民初。当时长城内侧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加之这些地区土地贫瘠,所以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以山西北部为例,当时那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保德州就是今天的山西忻州一带。这足以看出当时这里的人民生活,是何等的艰难。
而是一时期的长城北侧,不但水草丰美、牲口肥壮,且居住人口比较稀疏,这就引起了长城内侧汉人的无限向往。但因为明、清时期,长城沿线实行封禁政C。一方面将蒙古人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加强统治,毕竟历史上蒙古人屡次侵犯中原。另一方面又禁止汉人到长城以北垦荒种植,私自翻越长城的汉人将会受到严惩。以清朝顺治年间为例,长城以北50里宽、东西2000里长的范围,被朝廷划为“禁带”,俗称“黑界地”。朝廷对此有明确规定,汉人和蒙古人都不能进入这片“黑界地”。
然而,灾害年间,总会有人铤而走险,毕竟留在长城内侧只能饿死。而搏一搏,偷偷出关谋生尚有一线生机。所以一些胆大的人,便开拓出了西行路线,这也就是“走西口”的雏形。
到了后来,随着清朝边关政C的逐渐解封,走西口逐渐被朝廷默许,不再对出关难民进行阻拦,这最终迎来了“走西口”的高潮。大量汉人涌入河套平原地区,进行垦荒种植。这实际上也是近代河套地区回事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外出垦荒,远不是如此轻描淡写。那个时期,没有机动工具,更没有导航系统。怎么走、往哪个方向走,都是未知数。尤其是最先开始走西口的那批人,在没有前人带领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是用“扔鞋子”的方式来决定走向。鞋尖朝向哪里,就往哪个方向走。这样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场人生豪赌,有可能永远都到不了目的地,也有可能一脚踏入土匪窝而命丧黄泉。但是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勇敢地跨出这一步。
当然,后来随着走西口的人越来越多,走西口的路线就比较成熟了。从大的走向来看,整体可分为三条线路,分别是,西线——陕北线、中线——晋西北线、东线——雁北线。
但具体来说,这三条线路还可以细化为八条更详细的线路,由西往东依次为:花马池线、神府线、河保线、偏右线、雁门关线、大同线、马市口线以及张家口线。
花马池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起点,向北越过长城,顺着黄河东岸进入陶乐。到达这里以后,要么留在西套平原上垦荒,要么继续向东,进入鄂尔多斯地区。
神府线,主要以陕西榆林地区为起点,向北越过长城,途经大柳塔、纳林、毛乌苏沙地,最终进入鄂尔多斯地区。
河保线,以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为出发地,在河曲县黄河边的西口古渡上船,渡过黄河后,进入十里长滩,尔后北上。到达鄂尔多斯地区后,要么直接定居,要么继续北上再渡黄河,到达包头、河套等地区。
偏右线,以山西偏关、右玉等相邻城县为起点,北上经过杀虎口,先到达内蒙古的清水河、托克托县、呼和浩特等地区。然后继续北上,越过大青山,到达武川、固阳等地区。
雁门关线,以山西忻州地区为起点,北上,从雁门关出长城。这条线路一直是历史上重要的通关要道,所以能通行车队、商帮。一般走西口运送货物的商人都选择走这条线路。
大同线,顾名思义,起点位于山西大同地区,北上经过丰镇县,到达察哈尔、乌兰察布等地区。
马市口线,起点位于河北省怀安县、阳原县等地,北上经马市口穿过长城,抵达兴和县,最终到达察哈尔草原,以及张北县、尚义县等地区。
张家口线。这条线是“走西口”的最东线,从张家口大镜门出关,经过坝上草原,最终也是抵达察哈尔、张北县、尚义县等地区。
以上就是“走西口”的详细线路。虽然具体线路可能远不止这几条,但大概的走向,基本符合历史史实。
当然,走西口虽然是一个辛酸的历程,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它也产生了很多积极的作用,因为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缩短了地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缩短了长城内外、内蒙古草原与关内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草原游牧民族与汉族同胞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