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篇第二十则。
1、原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几首诗的演奏,听起来快乐而不至于沉弱,悲哀而不至于伤痛。”
《关雎》是《诗经周南》的第一篇,全文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古人有时以第一篇诗名综括相关的几篇。古代诗乐舞一体,搜易翻译为“演奏”。
傅佩荣:情感表达要真诚且合宜
一般认为《关雎》、《葛》乐而不淫,《卷耳》哀而不伤。“淫”的本义为过度。“乐而不淫”是指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至于伤害到自己的身心。《诗经》中的诗篇,皆为真情之作,因而可以感动人心,又能适度合宜。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先复习一下诗经中的这个名篇。讲的是一位君子思慕淑女,思之念之,辗转反侧,用琴瑟和钟鼓来打动姑娘。
孔子称赞这首诗情感欢乐却又不过分泛滥,忧伤却也不过分失当。当君子对淑女求而不得时,只会自己辗转反侧,而不是过于忧伤;琴瑟钟鼓之乐,也是发乎中正,没有失当。这种单纯美好的感情,正是人所共赏的。
4、弘丹学习心得
情感的表达要真诚且合宜,中国人常见的过犹不及,乐极生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生在世,会遇到很多开心或者悲伤的事情,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这些情感,都是不要过度表达。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度的,要把握好这个度,坚持适度原则。
大喜大悲,人就像过山车一样,从山峰跌落山谷,长此以往是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
而诗歌,音乐这些表达人情感的作品,也应该有所节制,坚持适度原则。
5、都市隐居人解读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的描述,快乐而有节制,哀伤而不至于伤身”
《关雎》这首诗在中国有特殊的地位。《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关雎》又是诗经的第一首诗,说其是中国第一诗也不过分。
当然,孔子也不是随意地把这首诗放在诗经首位的。一般认为,《关雎》是古代贵族在婚礼上唱的诗,描述的是“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夫妇是人伦之始,周易下经讲人伦,也是用男女交感,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妇关系开始。同时,夫妇相处之道,也暗合“礼之用和为贵”。《关雎》在这方面有典范意义,所以列为《风》之始,认为其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可以用于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君子。
其实诗中的君子追求淑女,也可以引申为君子追求真理等意义。君子追求淑女是源于人的天性,得到了爱人会快乐,追求不到时也会悲伤,一切源于自然天性,不需要刻意掩饰;但君子也不会放纵自己,快乐和悲伤都有所节制,感情自然流露而不超越礼。
朱熹的名言“存天理而灭人欲”结合《关雎》来理解,就是人应该保持天性中纯真的感情,用礼来节制自身的欲望。界限应该就是快乐而有节制,哀伤而不至于伤身。
今天这则论语,讲的是合理地看待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