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理论(一)拥抱本我的偏好

1、性格的基本理论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为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性因素影响。

    个体冰山模型

        人是复杂的,具有层次性的。

        行为、知识、技能是如同水面上的部分,水面以下的部分起关键作用。

        MBTI测水面以下的部分---大脑的本我偏好。

2、BMTI与本我偏好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的满足,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婴儿的我,原始的本能的欲望。有原始能量,动力非常大。

    超我是理想中完美的我,是社会化的产物,追求尽善尽美的高尚的我。遵循的是完善原则。

    自我介绍以上两者之间,调和两者的矛盾,人性的我。一方面要满足本能的我,一方面受制于超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用现实来满足本我和超我。

    例子:上课的时候非常瞌睡怎么办。本我:要睡觉;超我:不能睡;自我:看情况,老师不在就打盹,老师在就撑着。

    为什么有的人会感觉心累?就是本我和超我冲突太大,自我两头不讨好。

        案例:某单位负责人,性格内向,但为了工作不得不天天协调沟通,做外向的事。本我不想做,超我指挥要做,自我就会很累。

    偏好就是做本我想做的事,尽量满足本我,就会感觉到快乐。

    偏好与能力的区别。

        用偏好做事,事半功倍;用能力做事,事倍功半。偏好就是天赋。

    测出来的结果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可能是偏好被压抑的太狠了。也许是因为某件重大的事。

    偏好的意义:

        本能偏好就是我们擅长的领域,是让我们最舒服最有潜力的,找到偏好,就找到了本我,拥有了无穷动力。

        知道了擅长的,也就知道了我们不擅长的,就会对自己有个客观评价,帮助我们建立自信。

        人和人的偏好是不同的,人跟人的冲突不是品质问题,而是偏好不同,所以就能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理解别人的深层动机,匹配别人的需求。

    拥抱偏好区是充电,拥抱非偏好区是放电。可以发展非偏好区,但过段时间就要来偏好区充充电。

3、MBTI的前世今生

    四维八极、脑科学:

        能量来源:外向E、内向I;

        获取信息:实感S、直觉N;

        做出决策:思考T、情感F;

        付诸行动:判断J、知觉P。

    BMIT的应用与影响

        300多万每年的正版问问卷购买量、30多种语言、70多个国家、89%的世界500强企业、77年研究史

    起源

        卡尔-荣格在1921年《心理类型》中提出前三个维度

        凯瑟琳-布里格斯与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母女提出第四个维度并编制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量表,英文简称MBTI。

4、MBTI测评注意事项

    测前准备

        先跟来访者把本我说清楚

        来访者如果在网上做了测评

        来找你解读,建议尽量做自己的版本,信度会高

        14周岁(成熟早的可放宽至12周岁)

        无压力的真实自我环境

        问卷版本:M量表和Q量表

    测评TIPS

        测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而不是为了贴标签

        偏好是个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类型取决于来访者自己

        本我会在后天被压抑和迷失,寻找本我是揭下一层层人格面具的长期过程

        纠结的个案需要长期耐心跟踪

5、了解你的精力取向

    精力取向和能量来源

        E外向:能量是跟外部接触时获取的

        I内向:能量是在个人独自是获取的

        E赋予人生广度,I赋予人生深度

    来源测试

        E:热情洋溢、乐于主动表达、爱热闹、广泛和人交往、同大多数人都能交谈

        I:含蓄内敛、沟通时相对被动、爱安静、朋友少但友谊深厚、有某些人才能有话可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