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后面章节越难读懂了,所以干脆自己整理一下前4章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方便自己理解。虽然实操的时候还是充满了难度,但是已经开始按照这中顺序阅读一本书了。
规则一: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看一本书前,需要给自己一些提问?首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规则二:用最简单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什么
在确定好自己要看的书是什么类型了,下一步就是阅读整本书,最后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大概意思就是读书的时候老师所说的梗概。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那么,就不要欺骗自己了,其实自己根本没读懂这本书!
规则三: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列出来后,再将各部分的纲要再一一列出。
顾名思义,需要了解一本好书,还需要了解它的框架,就像造房子一样,也需要建地基,一砖一瓦盖上去的,其中还涉及到建房子的设计,设计了几间房子?几层?有阳台吗?因此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一步一步的拆分书本的骨架,按照顺序,列出全书重点章节,再将每个重要的章节拆分更小的重要的点。这点我实操起来觉得很有难度。
规则四: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读书的过程必须学会提问。再精确点讲就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个作家在写书前都会制造一连串问题的,那么书中相应的也会有多个答案。作为读者尽可能地找出问题,如果主要的问很复杂,并且分成很多部分。这时候你就需要先分清主次了。
那就是问问自己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哪个问题需要先回答?哪些是后来才需要回答?掌握这个规则后,你会发现这个规则与前面的规则就产生了前后呼应的效果了!
总结:规则三,四都很难,后期作者的解释都难以理解,目前唯有多读几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