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约”可以理解为约束、谨慎,或者简约、节约。这两种解释理解都被采纳过,一个人过分的约束自己,或者过分节俭都可能会犯错,这叫做“以约失之”。
“以约失之”,可以延伸一下,除了“以约失之”外,还存在很多“以……失之”,与之相对的是“以奢失之”“以荡失之”,如果一个人过分奢侈,过分放纵,过分马虎,也都会犯错。而且,很明显的“以奢失之”的人要比“以约失之”的人多。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约”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孔子自己就不喜欢太过拘谨,他喜欢舒服、惬意,喜欢合乎中道,但是孔子说一个人果真的谨慎、节俭,约束自己,他犯错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这种人也许依然会犯错,但他犯错的可能性要比放荡的人,奢侈的人,纵容自己的人小得多。
孔子只是提倡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些约束。你可能还达不到中庸之道,还无法找到最舒服、最合适的状态,但在这之前,你可以先尝试着对自己有一些约束,这至少比放纵自己要好。以约失之者,毕竟是少数,给自己定一些规矩,不会有什么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应当言谈简洁,行动敏捷。”
“讷于言”指说得少,不太会说话;“敏于行”指行动快,执行力强,做事高效。
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前来相认。”
“德不孤,必有邻!”,一个德行出众的人不会孤单,你多向周围看一看,一定能够看到跟你差不多的优秀人。
很多孤高之人,总是觉得自己曲高和寡,觉得“没人理解我”“他们都不配跟我探讨”“其他人都太笨了”。这样想的人,会越来越孤单,也会固步自封。
希望我们都能够用欣赏和接纳的态度,去发现身边优秀之人、有德之人、好人,你一定会收获很多共鸣。好人也应该站出来,让别人看到你是好人。如此,社会的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老在领导面前套近乎,早晚会自取其辱;老和朋友黏在一起,早晚会变得疏远。”
“数”读shuo`屡次、多次的意思。
子游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总与君王或者领导呆在一起,就会招致侮辱;如果总与自己的朋友天天腻在一起,分不清你我,过于亲密无间,这就是疏远的开始。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距离。不管关系多么密切,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如果离得特别近,超越了界限,双方反而会相处的不舒服。
恰如其分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得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保持着人和人之间合适的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之交是甘甜的不得了,天天混在一起都嫌时间不够,但如同甜酒,慢慢发酵,时间一长就坏掉了。君子之间的关系,如一汪清水,可能不够甜,不够浓厚,但这样的关系将永远保持在一种美好的、真切的状态。
总跟朋友呆在一起,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要给朋友一些空间,也要给自己留一些空间,要清楚的区分什么是他的事,什么是我的事。当我们给朋友提意见时,如果发现朋友并不想听,就要懂得不可则止,因为那是他的事,需要他自己去琢磨、去决定,不能因为是朋友就越俎代庖替他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