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缺爱的孩子成年后也难以摆脱内心的孤独感,很难与人建立长期的亲密关系。
童年的时候我们怎么与父母相处,长大后我们就怎么与其他人相处,怎么和世界相处。
我的童年父爱是缺失的,有印象起,父亲总是外出打工,半年才回家一次,每次回来,背着蛇皮袋里面一床破被子,一些旧衣服。
童年对父亲的三次印象:
第一次、是大概六七岁家里准备盖房子,四叔家先盖,爸爸去给四叔家帮忙砌墙,天气很热,一个卖冰棍的推着自行车后面拖了一个木箱,棉被盖的很严实,两毛钱一块,我看到有人买了一手拿着冒着寒气,嘴馋求爸爸给我买一块,好大一会,爸爸对我置之不理,眼看卖冰棍的就要走了,我急了围着爸爸哼唧这要买,结果换来的不是冰棍而是一顿毒打,拿着砌墙的瓦刀对着屁股一顿猛揍,最后被叔叔拉开,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问家里要过一毛钱,学费除外,我记得那时候家里真的很贫穷,哥哥五年级看到同班同学穿白色的旅游鞋,特别想穿,跟妈妈求了好久,我第一次见哥哥当着妈妈的面哭的那么伤心,最后妈妈同意了,去赶集买了一双白色的旅游鞋,花了二十多块钱,哥哥穿上后非常开心,但是大概穿了一个月鞋子开胶了,底也磨了一个洞,没舍得扔,修修补补穿了好久,而我的第一双真正意义的球鞋是初中二年级那年天气突然变冷下起了雪,同学们住校都穿的很薄,家长都来送衣服,妈妈步行二十多里地,来学校给我送衣服,看见我的鞋子脚后跟破洞,小时候穿的都是哪种塑料底子,手工做的鞋面,脚后跟总是磨破,妈妈带我去学习附近的商店买了一双回力白球鞋,这是我印象中最漂亮的球鞋,我穿着整整高兴了一个星期,谁知两个月就断底了,从中间齐刷刷的断开,鞋面好好的,没办法去修修继续穿,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买到假货了,真鞋不可能这么脆弱,那时候回力鞋绝对是中国名牌。
那双鞋修了补补了修,反复四五次,穿了两年,最后整个鞋底掉了,换鞋底太贵就放弃了,在家里放了好久没舍得扔。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买过白鞋,直到今年买了一条九分裤老婆给我配了一双白色的板鞋。
明天写下对父亲的第二次印象。
晨练写作100天计划 第5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