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开心时你会发现小鸟的叫声也很动听,小狗的样子也很可爱,感觉万物都在为你开心。这是一种弥散性心境,谓之「喜者见之则喜」。
当你难过的时候你会发现小鸟的叫声烦死人了,小狗的样子龇牙咧嘴,感觉万物都在惹你生气。这也是一种弥散性心境,谓之「忧者见之则忧」。
人是一种情绪性动物,总容易被情绪左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也会有。我们总是在说:要调节自己的情绪,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大人是这么要求的,对小孩也是这么说的。
但其实大人都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怎么能指望孩子能做到一直控制自己的情绪呢?孩子要有孩子气,也要有松懈的时候,偶尔的撒泼打闹也是允许的。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相由心生。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我说,不一定对。有时候,人不可貌相,有时候相确实是由心生的。
比起相由心生,我更相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外貌可以骗人,但一个人不加掩饰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但是现在有些人会把自己的眼神也加以掩饰,所以要从眼神来看人也是不一定完全正确的。
1.心和脑
总听人提起心怎么怎么样,比如说这句:「念及必达,万法由心」,还有佛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以及「心是一切的根源」。
心是红色的,再怎么万恶的人,也有自己内心柔软之处,但心又不是纯红色的,再怎么神圣的人,也有自己的冷酷之处。
心的复杂,我想无需赘述。常言道「人心隔肚皮」、「人心叵测」不外如是。
那么脑呢?听到的关于脑的时候一般都是说「动动脑筋」,在学校的时候听到的尤其多。其实心和脑都同样复杂多变,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说心,很少说脑呢?
我想这是因为「心是一切的根源」,提到心人们都会想出很多柔软的词与它相配:善心、爱心、耐心等等,「心」的本身就是一个情绪色彩浓厚的词,它看似是中性词,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把它用成了褒义词。
心本身就带着一些情绪色彩,而脑呢?更偏向于理性的那端,如果说心是偏向感性的话。
人是感性动物,所以我们更喜欢用「心」去诉说,也喜欢说「心」这个词。所以,我们用理性的不带多少情绪色彩的「脑」的说法的时候都是比较少的。
2.心之所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之所向,你可以称之为梦想,也可以称之为理想,真正咸鱼的人也有自己的一份野望。
我们总是说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知行合一」?我想根源在于你的心其实是并不想去做的。无论它有多少好处,无论它能带给你多少利益。
我说过,人是感性动物。心就是感性动物的本质,心里的想法往往与嘴上的说法不一致,但会与你的行为保持一致。所以我们知行不一。
就像熬夜,都知道不好,那么真正做到不熬夜的有几人呢?
不要欺骗自己,蒙住自己的心,切记看清自己的心之所向。不要丢掉了自己的赤子之心哦~
心生万法,唯心相交,万物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