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解读:
《10的认识》10不仅仅是一个数,更是一个计数单位。10的认识,延续了前面6~9各数认识的基本形式,同时10也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两位数,它的写法和前面所认识的这些数都不同,它是使用两个学过的1与0数字符号组合而成的,它的认识涉及到了位值、计数单位、10进制概念等等。新人教版教材将这一内容分成两节课来上,分别是《10的认识》与《10的再认识》。
《10的认识》是人教2024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如图:

《10的再认识》安排在第四单元“11~20的认识”起始课,具体编排如下:

课标解读:
【内容要求】
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数的意义。
【学业要求】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教学提示】
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对应的方法,借助小方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学生参观水族馆的情境,与本单元主题图呼应,体现了主题情境的统一性。10的认识这一课时同前面5以内数的认识,以及6-9数的认识的编排层次是一样的,本课时将10的认识、大小比较、10的组成和10的书写放在一课时完成。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9以内数认识,已经有了较好的学习经验,所以教学这部分知识可以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学习。
学习目标:
1.结合主题图与数数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10的过程,理解10的含义,能熟练数出10个物体;
2.借助学具,直观感受10的由来和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通过摆小棒活动,会成对写出10的组成;
4.能正确、美观书写数字10。
教学过程设计:
1.出示主题图,借助情境导入
2.通过多种形式的数,画点子图,寻找生活中的“10”理解数概念和数意义;
3.让学生理解9个再增加1个就是 10个,体会在9的基础上增加1,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数。明确10和9的大小比较。
4.了解10的创造过程:在数学上,我们就不再创造新的符号来表示“十”,而是用“1”和“0”这两个我们学过的数字符号合起来表示“10”。学习10的书写。
5.认识数序,顺数、倒数
6.操作并记录10的分与合(一组一组的记录)
教学反思:
学生对数字10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并且在学习6~9的认识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通过摆小棒,画点子图等方式表示数字10,能够用一个一个数或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数数,知道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大部分同学会写数字10,只是不够美观。但在应用前经验,引导迁移的过程中,我还是不能够放手,有一些东西明知道学生知道,但还是讲的有些细,新知讲授时间有些长,指导书写,没有关注到个别同学,练习量也不足。
还有对于经历“实物感知→符号抽象→深化理解→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之间衔接不够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