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7

现在很多人不喜欢花时间去看一本完整的书,只愿意通过碎片化时间看文章或者零碎的所谓重点。但是信息不等于认知,事实不等于联系。在我们没有一套知识体系或者一套思维模型的时候,碎片化学习很难获取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应该先构建一套思维模型。

贾总的思维模型是加减乘除

加法:勇于试错、擅于创新。

减法:找到边界、聚焦能力圈。

乘法:形成方法论后的指数增长。

除法:找到事物背后的道理。

创业七决:

1.产品 (做什么)

时势造英雄(只有牛逼的事,没有牛逼的人)

先做加法(勇于试错、擅于创新)

再做减法(找到边界、聚焦能力圈)

势起事成

2.目标 (做成什么)

对于目标而言,不是探讨合理性,而是探讨必要性

目标 - 路径 - 资源(目标管理本质上的资源管理)

SMART原则

3.组织 (谁来做)

找到对的人(人才ABC,不一定培养)

学习型组织

组织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责权统一)

4.运营 (怎么做)

把公司目标分解为每人每天每件事

算法思维(A+B+C=D)

核心抓手(简一律)

方法论(需要跟正)

5.绩效 (做的好不好)

KPI的艺术

不让雷锋吃亏

个人绩效&团队绩效

6.激励 (做好了之后怎么办)

先谈钱,再谈梦想

岗位类型(明星型、工兵型、守卫型)

晋升 - 奖金 - 旅行 - 股票

7.文化 (适合自己的才好)

文化没有对错,没有先进与否,只看能否解决问题

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管理90后)

正能量场(不让西风压倒东风,就得东风压倒西风)

以上是贾总分享的内容大纲。

现在创业者多半是从BAT级别公司出来的人才,而这些人的创业公司成功到B轮的只有百分之二左右。但是现在问题是,创业公司出一个产品,只要大公司想切入这块,能轻松打败你。那么如果在夹缝中生存?找大公司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干。例如贾光的兔狗科技,是一家互联网家装平台。家装行业必须要有线下的实体店,比如体验选购地板、瓷块这些。总不能只做个网站,挂着图片就让用户买单吧。所以线下的实体店是兔狗科技的护城河,大公司不太愿意介入这个行业,费劲。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用来提高效率的东西。可以尝试从传统行业切入,运用起互联网这把利器,来改善和升级传统行业。

对于做一件事,不要一路走到黑,什么不忘初心,都是狗屁。有些东西就是错的,时势造英雄。让马云现在再次创业一个阿里巴巴,他也做不起来。或者你说要做二个马云,也是接近不可能的,一旦蚂蚁金服上市,马云可能成为世界首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找到对的事,持续的做下去。大多数创业公司的天花板就是被收购。

去参加这个活动的百分之八十是深圳的创业者或者中高管的人。

后面提问环节很有意思,有个大哥说:

我是XXX,把XX公司做到行业第一,卖了。又创立XX公司又做到行业第一,我该怎么办?

贾总说,下次给你安排上台分享自己连续创业成功的经验吧!

这个活动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了解到一个公司的创立和相对正确发展路线的方法论

好的公司具备哪些东西

给了我一针鸡血

当然人也不能高骛远,不是说看到别人去创业了,成功了,就要东施效颦。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当下相对正确的事即可。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