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但凡时间一长,大家都会开始变得麻木不仁,认为这样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只能选择接受。
每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都一种心灵震撼的感觉,监狱里扣押的是犯人,可工作中收留的是一个没有梦想的行尸走肉。
在证据面前,你的言辞就会显得很无力,哪怕事实并非这样,可没办法,你注定要背负这个不属于自己的犯罪。
凡有此心者,必被其利用。
除了接受命运的安排和世俗的审判,你只能被迫困在这没有希望的牢笼里,每一天都是重复,久而久之,就会适应这样的生活。
工作中大家何尝不是这样,过着重复的每一天,所有的青春年华都奉献了,本以为能够赢得自己的一番天地,奈何时间磨练,不是一种成长,而是一种对工作的妥协。
你可以困住一个人的肉身,但是你困不住一个自由飞翔的灵魂。
之所以大家都已经习惯,是因为没有了梦想,有句话说的好,鸟儿飞不过海洋,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彼岸没有了期待。
外界无法接触,只能从内心深处开始打破,就像主角一样,已经是这样,那索性为了自己的内心,开始向州政府写信,这一写就是十年,每周两封。
有时候打动一个人的只是瞬间,但能真正另其做出改变的,还是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迫于压力,只能拨款赠书,改造图书馆。
这就好比写作,你一直不停的写下去,虽然刚开始,特别的有激情,每一次的创造都是自己全心全意的付出,总是渴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一个月,三个月,甚至是一年,你会发现,还是没有人关注。
很多时候大家的选择就是放弃,因为看不到希望,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折合成年份,也有十年,十年啊,前面的九年可能都是默默无闻,这种孤独的忍受,常人根本不能理解。
大部分就会选择其他的快速致富方式,因为太过于漫长,人性的本质是及时满足,延迟满足的人极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夜之间就成明,那是前期已经扎了很深的根。
在那个上厕所都要打报告的环境里,即使是走了出来,也会留下这个习惯,不打报告就根本尿不出来,这就是被体制化了。
温水煮青蛙的事实已无法改变,与其说你适应了生活,倒不如说你被生活所困。
稳定的工作不是你人生的终点,你还有梦想,你的未来不属于那个小小的地方,这种环境最害怕的就是说出希望,因为这是一个禁忌。
围墙只是束缚了你的身体,在你还能自由出入的时候,为什么不去选择去窥探更大的世界,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里都是流浪。
解救之道就在你阅读的书中,一把鹤嘴锄将看似无法逾越的城墙凿穿,本以为到死都不能实现的事情,主角却用了20年的时间。
漫长的岁月里每天都要忍受三姐妹的骚扰,使他唯一活下去的想法就是希望,工作中难免会有烦恼的事情,能够让你生存下去的信念到底是什么,稳定、金钱、欲望、名誉,这些都是徒有其表,不是内心深处的渴望。
中间有一段就是播放CD的时候,监狱太长时间没有那种美丽的音乐,都是彼此之间的叹息,当声音响起的那一刻,他们知道那个声音就象征这希望。
宁可被狱长关一个月的小号,我也要让我的内心充满希望,工作中除了一味的附和,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听一听内心的声音,一种向往自由的声音,一种不被现实打败的声音,一种哪怕知道这么做是错,也要敢于尝试一下的决定。
没有,太多的人都被约定俗成,敢于做自己,那就是一种找死的节奏,可如果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可能。
不学烟花的瞬间灿烂,要做日拱一卒的持久。
对于别人无法忍受的五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下水道,安迪硬是靠着自己的毅力,艰难爬了出来,因为他知道管道的尽头是自由。
当他跌入小河,撕掉自己身上的囚衣,更是打碎了锁住内心的狱墙,哪怕是风雨,都是对自己的洗礼,那是一种新生命的诞生。
当你不断的成长,而且获得了成绩,你就会给别人带来力量,自己的文字,有时候就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肖申克的救赎,生活的救赎,工作的救赎,人生的救赎,解救之道就在你内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