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周五的答疑时间。关于课程里讲到的自我、青春期、仪式等话题,很多同学都非常关心,我们尽量多回答几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自我的提问。
当别人提出批评时,如何分辨自体客体的客观性?自己是否需要改变呢?
我理解这个问题是在问,“成熟”的自我长什么样。或者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了足够的底气,他还需要听别人的批评吗?
其实,这取决于我们对批评的定义。如果别人是想告诉我们:怎么才能做得更好一点,比如:“你跟人沟通的时候,换种方式,别人会更容易接受。”在不伤及你的“自我”感受的前提下,这些能帮助我们的意见是要听取的。
但如果对方是在否定我们的价值,比如:“你这个人不行,低情商还不会说话。”在我看来,这就不是批评了,而是评判,他是在攻击我这个“人”本身的价值。这时候自体客体就很重要,我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价值,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陷入自我怀疑。
你看,别人提出正常的意见,是把我们当成平等的沟通对象,甚至可能对我们还有较高的期待,才会指出哪里需要改进。
这跟从价值层面轻视我们、否定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如果我们没有建立好自体客体,也许会把两件事混为一谈。
比如,别人说“这件事你该这么做”,我听到的却是“你就不配做这件事”,从而拒绝听取有益的声音,这就很可惜了。
所以,你要相信自己的价值不以别人的评判为转移,这时候才可以更好地吸取建设性的意见,让自己变得更好。
下面的几个提问都跟成长和青春期相关。
我工作了好多年,通过周围人的评价和各种事情的结果,逐渐建立了自信。我觉得这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想请问一下老师,如何帮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建立稳定的“自体客体”?是多给他积极的反馈吗?
这个问题要分两点说。第一,五六岁这个年龄段,还在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阶段,小孩子还没有形成自我的抽象概念,所以暂时还谈不上建立自体客体。一般来讲,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才会面临这个任务。所以别着急,孩子还得有几年才用得上“自体客体”的概念。
第二点是关于“积极反馈”。我认为,积极反馈不是昧着良心去夸奖孩子,他随便做点什么,我们都说“你是天才”。
我们之后会讲到,夸奖有时会有反效果。比如孩子唱歌不在调上,我们非要夸他有歌唱天赋,如果他听进去了,进入到真实的世界,反而有可能会受挫。
作为家长,你可以试着这样给孩子反馈:孩子的存在给你带来了什么,你就反馈什么。比如孩子给你倒了杯水,你可以说:“谢谢,我正好渴了。”这种反馈跟刚才说的夸奖不一样。
夸奖是虚的,他的价值全凭我说了算;而反馈是实际的,孩子的价值在于他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这对建立稳定的自体客体是更有帮助的。
我是一个父亲,对待我青春期的孩子,我可以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但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我的父母常常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我。我不愿意这样,虽然经过争论,也可以按照我的选择来做,可是次数多了,就觉得很耗精力。我不知道要怎么和父母沟通,才能让他们意识到我的边界。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同学都遇到过,尤其马上要过年回家面对父母。不要担心,我在后面的春节特辑里会专门讲讲如何和父母聊天。我们先回到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讨论的是成年人如何贯彻自主性,这是青春期的延伸。
成年人跟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差别是:成年人有跨越父母、直接做决定的权利。所以很多时候,成年人听到父母的不同意见,已经不争吵了,自己直接做就完了。这位同学说“自己经过争论,才能让父母听从自己的意见”,其实还是把父母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好像必须要说服父母之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才会觉得累。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作为成年人,边界就在你自己手里。
在你自己的事情上,所谓父母的干涉,无论语气有多强烈,态度有多迫切,那都只是旁人的声音,它都不应该进入到你做决定的边界内。比如你想辞职,父母不让,你可以态度很好地说一声“你们的意见我知道了,我会考虑”就够了。只要你想好了,就可以把辞职信交上去。之后再去安慰父母,和他们解释你的想法。这样来几次,他们自然就会意识到你的边界了。
我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还是挺听话的,不过我能感觉到他心里其实挺不情愿,应该是迫于我的权威,不敢反抗。当时我挺开心的,和朋友们炫耀,朋友们也夸我教育有方。记不得在哪看的文章,说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可能迟到,但早晚一定会到。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孩子现在读大学,我担心孩子迟来的叛逆会影响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到他?
作为家长,我能够理解这位同学的担心。不过,我认为最值得关心的不是孩子会不会“叛逆”,而是他现在有没有权利贯彻自我意志。具体一点说,他学什么专业、做哪些实习、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这些事情他现在可以自己做决定了吗?如果父母还用自己的想法影响他,那孩子迟早是会反抗的。
但我觉得反抗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归根到底,孩子总要成长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而不是永远扮演一个“听话”的孩子。
而另外一种可能是,随着孩子上大学,父母不再介入孩子的生活,他自然而然就获得了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无声无息地完成了跟父母的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担心的“叛逆”就不会发生。
所以,我认为“叛逆”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父母的过度管控。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太强,甚至延续到成年的阶段,“叛逆”可能会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手段。
老子门徒如果在孩子九岁的时候就充分培养他的自主性,会不会让管教孩子的时间成本、情绪成本变得很高?到了叛逆期,会不会直接管不了了?
我们以前讲过,把自主性说成“叛逆”,可能会导致父母对孩子的自主性产生抵触。就像这位同学担心孩子的自主性培养得太好了,反而是一件坏事。
首先,我建议咱们作为家长,先不要把孩子有自主性这件事预设为一种危险去防范。
自主性的本质,是可以自己做决定,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如果孩子早早地开始培养自主性,这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比如一开始他可以为自己安排好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然后他就可以安排一整天,甚至一整个假期。他自主能力越强,能够为自己负责的空间就越大。当孩子可以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父母就会更放心。
所以,如果你早早地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他也表现出了自我管理的能力,那么恭喜你!说不定到了青春期,你就不需要操那么多心,你和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多冲突。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关于仪式的问题。
老师,我有一个疑惑,如果仪式并没有催生更多的适应和改变,人会不会产生“这只是一道程序”的感觉呢?我们这里部分地区,特别重视孩子的“成人礼”,仪式搞得很隆重,过程很复杂,得请司仪,送份子钱......我以前觉得这是“恶俗”,后来又隐隐能感受到仪式确实有意义,只是我对“过度”铺张浪费还是有点不认同。
这是一个特别应景的问题,因为咱们马上就要经历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过年。很多家庭一到过年也挺“浪费”的:交通、礼物、红包、准备好吃的,有的地方还要放鞭炮,噼里啪啦一响,烧的都是钱。但如果通过这些仪式,全家人加强了联结,共同放下了过去一年的遗憾,对来年增添了希望,那就是值得的。
就像我课里讲的,仪式的目的不是为了花钱,也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让所有人共同面对和推进一些重要的转变。
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用什么形式不重要。就像有人遵循传统的流程,是为了借助历史传承的神圣感;有人愿意花钱,是因为付出更多成本,会让他们感觉更投入。如果你们喜欢的是简单、朴素、不恶俗,那就按你们喜欢的去做。其实,怎样的仪式都可以,只要自己满足就好了。
我害怕长时间呆在舒适区,甚至担心这会毁了我。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会有意识地去尝试不同的事情,希望每天都有新的体验。我知道这背后是一种焦虑和恐惧:如果昨天和今天过得差不多,我反倒更容易陷入不安。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希望每天都有新的体验,那每天尝试新事物就是你的舒适区。我这里有一个打破舒适区的建议,供你参考:你可以尝试给自己放几天假,比如过年七天,就不要用来学习了,让自己舒舒服服地待几天,什么都不做,看看会发生什么?
其实打破舒适区,就是要偶尔刻意地做点不一样的事儿。
而对你来讲,不一样的事儿,恰恰就是停下来好好休息。你还提到,“如果每天都过得差不多”会让你不安。可是,不要担心,不安反而是成长的机会。也许你可以借着停下来的这次尝试,跟自己的恐惧、焦虑,有更深层次的对话与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