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学会,这个诞生于19世纪末的宗教研究组织,由俄国神秘主义者勃拉瓦茨基夫人创立,其宗旨在于追求一种超越一切界限的大爱。而克里希那穆提,这位出生于1895年的印度少年,自小便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使命。
据传,克里希那穆提自幼便拥有一种超凡的能力,他能透视世间万物,洞察人心深处。这种能力,让他看起来与众不同,仿佛一个生活在凡尘中的仙人。
1909年,当克里希那穆提年满十四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弟弟尼亚在通神学会印度总部附近的沙滩上巧遇了两位负责人——安妮贝赞特和赖德拜特。这两位传奇人物,一位是著名的社会改革者和思想家,另一位则是眼通权威,能够洞察灵界和人体的奥秘。
在沙滩上的一次偶然相遇中,赖德拜特被克里希那穆提纯净的灵光所吸引。他惊叹于这位少年身上所散发出的纯净能量,认为他是拥有最纯净灵光的弥赛亚候选人。这个意外的发现,让克里希那穆提和尼亚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神学会决定悉心照料和严格训练这两个印度男孩,准备将他们培养成未来的救世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克里希那穆提和尼亚接受了严格的明星式待遇和英式贵族教育。然而,尽管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仍然保持着害羞、体恤和温柔的特质,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并未受到丝毫影响。
1922年8月,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开始经历一场急剧的拙火觉醒过程,一股由空性中生起的大能开始净化他的身心。那是一场痛苦而艰难的历程,他仿佛置身于火海中,感受着冷热交战的煎熬。然而,正是这样的历程,让他尝到了宇宙大爱的滋味,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
觉醒后的克里希那穆提,开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影响和改变世界。他四处游历,传播着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那份纯净而深邃的大爱。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通神学会和整个印度乃至全世界的一个传奇。
在遥远的1925年,尼亚的离世如同夜空中陨落的星辰,给克氏的世界带来了无尽的黑暗。然而,在这黑暗之中,克氏却如凤凰涅槃,从哀伤中崛起。
他的心灵在痛苦中得到了升华,那些曾经的通灵经验,如今在他眼中变得苍白无力。他独自坐在寂静的房间里,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般若智慧,那是超越一切宗教、超越一切世俗的真理。
四年后的盛夏,全球的信众如潮水般涌向克氏即将发表演说的地方,他们期待着这位新救世主的降临。然而,当克氏站在台上,他的话语却如冷水浇头,让所有人震惊不已。
他宣布解散“世界星社”,要求退还所有信徒的捐款,他拒绝成为救世主,他宣称真理不在任何宗教组织中,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击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实相,它是无形的,无法被任何道路所指引。它超越了一切宗教,一切方法,它是自由的,无限的。没有任何组织有权力将人们束缚在特定的道路上,因为那样做只会让实相变得僵化,成为那些懦弱和不满足之人的玩物。”
他的这番话,让“通神学会”的信仰者们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他们期待的救世主,竟然变成了无人理睬的无名氏。然而,克氏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选择了隐居,将自己沉浸在无尽的悟境之中。
在隐居的岁月里,克氏的悟境愈发深厚,他的真理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整个世界他开始通过直言不讳的演说,将他的见解和质疑传递给全世界。
他的演说如同山涧的清泉,自然流淌,无需任何讲稿,便能涵盖人生的所有层面。他的用词如同诗篇,虽然简单直接,但初次阅读却难以领会其中的深意。
他曾说:“你们必须熟悉我的语言,理解我话中的真实含意。”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爱、自由、真相、实相、热情、智慧的洞见,这些都是他对终极实相的理解,也是他对佛家无我、空寂境界的领悟。
然而,他的话语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理解那些未经咀嚼便生吞他话语的人,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但只要有足够的佛学基础,便能迅速领悟他话中的真谛。
克氏,这位世界导师,直到生命的终结,都在不断地向世人传递着他的真理和见解。他的存在,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人们追求真理的道路。
在西方学术界,他的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求知的灵魂。美国数百所高等学府竞相开设他的思想课程,而英法德三国的博士论文更是频频提及他的理念。
他被视为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现代诠释者,也有人以柏拉图之智来解读他的深邃。然而对于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恩·威尔伯而言,他是一位“无法被定义的灵魂导师”。
我沉浸在他的教诲中已有二十载,但这部每日精选集却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的大门。许多内容,仿佛是从美国克氏基金会的古老宝库中挖掘出的珍宝。
对于初学者,它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入门指南;对于已有所悟的学者,它又能解答诸多困惑,纠正诸多误解。我深感荣幸,能够再次分享这位世界导师的智慧,希望每一个有缘人都能从中受益,体悟到冥想、日常修行与真理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