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丹思心舞
原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胡因梦
说明:此书根据主题将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片断选取汇编,原书有很多反复陈述之处。小结将同一主题好几节的意思作了概括和简单诠释、点评、延伸。前8期在小号新的遇见发布,现收归到丹思心舞的《读书观影》文集,并从第9期起由丹思心舞发布。
如何观察和理解事实呢?在克氏看来,只有通过直接的觉知!
任何媒介都是观察实相的障碍
假设和理想是“区别于事实的造作形式”,是带着特定意向的投射;
诠释是“狭隘、受限、具有破坏性的心智活动”,是“阻碍我们转化事实的一种诅咒”。
无常是唯一的事实和真正永恒的境界
为什么人们总是会带着各种假设、理想和诠释去理解事实呢?这是因为人们害怕“无常”,渴求安全、确定和永恒不变,而否定了“无常便是唯一的事实”、无常便是永恒。
无常即未知,已知非事实
确定的、永恒不变的境界是可知的,而无常才是事实。因此,在普遍“渴求那不会因时间或事件而有所改变的祥和、良善或安全”的情况下,“无法发现实相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把未知变成了已知”。
痛苦即事实
前面提到实相就是有关自己跟他人和外物的各种关系,当这种关系带来痛苦,往往就是我们难以看清实相的时候。痛苦“总是跟意象、经验以及你所拥有和不能拥有的东西有关”,充分觉知到痛苦,就是看见这个关联,看见事实,“痛苦便是事实”。
你就是空无
人们追求各种头衔、财产和权力等等,都是因为追求安全、逃避无常,而事实上你什么都不是,你就是空无。
“若想和空无建立起关系,你必须毫无拣择地觉知所有的逃避活动。你并不是一个正在看着空无的观察者或思想者,你和空无是无二无别的,你即是它。”
在观与被观的合一中止息恐惧
“痛苦和不幸正是由我们的好恶制造出来的”,我们因此而陷入恐惧。直接的觉知这痛苦和恐惧的来源,即各种关系的事实,才能帮助我们止息痛苦和恐惧。
这个直接的意思就是去掉任何中间介质,将观与被观合一,不让自己成为这些痛苦和恐惧的旁观者和评判者,而是跟它们完全在一起,才能消融对治、止息恐惧。
以上内容看起来似乎还是前面内容的重复,读到这里,我不禁又想为什么克氏不主张用语言去表达经验和意向,却又絮絮叨叨地去说如何觉知呢?大概这好比教一个完全空白的孩子学语言,是从手语、姿势配合口型和发音,让孩子通过倾听、意会和模仿最终学会说话吧,反过来,对于已经习惯了用语言交流、但觉知不足的人,通过这种反复让他意会觉知并进入状态和行动。就像孩子学说话,不能不开口;我们不能只是让脑子驻留在文字上,而是要在当下进入静心的状态,去体会空寂、体会觉知。当我们带着觉知,这些看似重复的文字每次会带来新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