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千禾社区基金会禾计划联合张军老师开展团体心理咨询(欧文·亚隆团体),本文为参与者黄莺的活动心得与总结。
什么是人际关系团体(欧文·亚隆团体)?
这是一种存在主义心理咨询团体,或者成为人际关系成长团体。大约10-12人围坐一起,无设定主题,自由发言,自发产生话题,自然形成人际互动。带领者不是权威,只是呈现出团体运行的过程,协助团体成员对于此时此地发生的情景做出回应,促进真诚、安全、舒服的人际关系形成。
人际关系团体有没有用?
10月26、27,心田在广州开展了两天的人际关系团体,黄莺——一位连续参加两期的团体成员是这样说的:
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别人的情绪。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周六周日,两天,我再一次地参加了猴子老师开的欧文.亚隆团体。说实话,一大早迈出门坐上地铁时,我有点忐忑——再一次与一群陌生人在一起,从陌生到熟悉,我能学到什么东西?我不会浪费两天的时间什么都学不到吧!
第一天的流程下来,虽然模式跟第一次一样,还是15人围坐,不限主题,不限内容,让15人形成一个小社会,通过互相之间的言语交谈,让所有人自我觉察,看到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领悟到自己的模式有何不足,觉察到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该如何改进。
理论方面,作为第二次团队成员,我已经不陌生了,但正因为是第二次,我和几个第二次参与团队的伙伴,在第三场团队里面已经开始有点急了,虽然知道第一次参与团体都会有试探,有摩擦,有猜测,有观望,有小心翼翼,但到了第一天快结束时,这个团体依然还停留在表面的蜻蜓点水,互相客套中,既没有第一次团体的言语撕杀、也没有真情流露的涕泪横流,15个人,依然是单独的个体,没有更多的情感的连接。看到这些,我们几个有点坐不住了,开始焦虑,开始言语主动,开始有一些情绪表露。而那些没有参与过团体的新成员,似乎感到有点莫名其妙,然后产生了一种集体抵抗情绪,所有的话题都被回避了,全都沉浸于抵抗老学员的焦虑,两方面的情绪一度激化!而我也从第一场的慢慢记笔记写感想的状态,进入到一种赤膊撕杀的状态,再也没有了最初进入团体的那份冷静和耐心,笔记一度停滞,完全从一个冷静分析者成为一个被情绪笼罩的事件主角。
这样的僵持和关于团体是什么的议论一直持续到团体结束(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真情流露和一些悲情故事),在最后的环节,猴子老师带领我们返观整个团体,返观团体最大的议题——什么是团体?什么是团体该做的?在这个问题上,两大阵营都说了啥,两大阵营在辩论时都带了什么情绪?作为第二次参与团体的成员,想邀请第一次参与团体的伙伴快点加入团体,这个想法是正常的!但,什么样的邀请才是让人舒服的?什么样的邀请才是合适的?
直到听到猴子老师抛出的这几个问题,我才陷入深思,对啊!近两天来,都被一种焦虑的情绪控制着,所以言谈中,多少都带有一种挑剔、一种期待,但又不能很好地表达期待的最终模式是什么样的,毕竟这个团体是没有任何主题,没有任何模式的,所以给整个集体也蒙上了一种对立的情绪。
其实,不管是新学员还是老学员,来到团体,内心都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目标是一致的,为什么表现出来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的呢?完全分成了两在阵营(当然还有一些学员处于冷静的旁观状态):一个阵营大喊着,来吧进入团体吧,把你的内心敞开吧,另一个阵营却相当疑惑,为什么进入团体就要敞开内心,就要把内心最脆弱的东西裸奔给别人看?邀请不被接受,邀请被质疑,然后就有焦虑、有抱怨等等情绪,同时受邀者也有不断的反抗和排斥情绪。双方都被情绪包裹,结果只有冲突和伤害!
经过两天团体,我的最大感受是,我认识了两个字:情绪!虽然只有两个字,但这两个字却意义相当大!
每个人大部分时间内心似乎都有两个我存在:一个内在的我,一个外在的我,两个我经常表里不一,明明“内在的我”出发点是好的,但“外在的我”因为有了情绪,就幻化出多样的让人看不透的外在表现,有的时候还会因为这些让人看不透的幻化,而把事情越办越坏!
从外表识别性来看,内在的我,其实就是代表了一个人的真实感受;外在的我,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绪!
还记得我第一次团体后写的文章,名字叫看到自己的感受,看到别人的感受,而我这次的标题却是: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别人的情绪!其实从个人收获上来说,我感觉两次团体之间是一次飞跃,每个人从外表来看,多数时候都是情绪的代表,接触一个人,我们通常是先看到他的情绪,然后才能看他背后的感受!所以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别人的情绪,其实是比上次的感悟更深层的领悟!
看来,这两天真的没有白费,而且是收获满满!
看到自己的情绪
看到自己的情绪,超脱出自己情绪,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在情绪爆发时,不被它所左右,看到情绪背后自己的目标和感受,这样才能更好与人交往,更好地传递自己想要传递的内容!
这些理论,估计大多数人都懂,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这时候其实更多的是要让自己学会跟内在的自我好好相处,时时刻刻守住内在自我,看到内在自我的需求,看到他的真实,看到他的原本初衷。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自己不被情绪带跑带偏带离!
守住了内心的自我,控制了情绪,再去跟别人相处,首先自己的情绪就不易于影响别人,不会激怒或者带偏别人。同时,自己守住内心,跟内心的我好好相处,时时刻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就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能很好地让别人知道你的出发点、你的善意。只有让别人知道了你的出发点,你的善意,别人这样一个陌生个体才能与你有一个很好的连接,才能达成共识,才能很好地一起处理事情!
看到别人的情绪
同理,看到别人的情绪,其实比看到自己的情绪更难!别人的情绪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作为另一个个体,完全不知道。同时,别人与我们交往时往往就带有了情绪,而情绪是最容易传染的,我们要有很好的绝缘能力才能很好地审视别人的情绪,同时,也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很好地透过别人的情绪,看到别人的出发点,看到别人善意的初衷,当看到别人的初衷,看到别人的感受后,才能很好地跟他产生连接,才能很好地与他共事,与他合作!
看到纠正错字后的情绪
理论似乎永远是苍白无力的,昨天晚上我用这个方法,成功阻止了一场不愉快,也许这个事例能很好地解决如何运用的问题。
昨晚上完课回到家,刚好儿子写完每周的作文,开心地交给我,我扫了一眼前半部分,满眼的错字刺痛了作为一个中文系娘亲的眼,这时候脑中浮现出他的每次作文时,我一个个地纠正错字后,儿子的焦虑和不耐烦……我预计了他会有这种情绪!确实,每个人,在受到批评的时候多少都会有这种不愉快!但作为老妈,这时候通常也会被错字弄得很有焦虑情绪,再加上被他的情绪一感染,正所谓火上浇油,平时这个时候,就是一点就着,本来两个人都还好好地,为一个目标(好好提高语文成绩)而努力,没两下就剑拔弩张,不共戴天了!所以情绪真是一个要命的东西!
看到了我的情绪和儿子将有的情绪后,我打算先放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跟儿子说,我发现了作文里有一些错字,当然,如果我现在一个个地指出来,你肯定会觉得很懊恼,毕竟每个人被人指出缺点都会不快,所以这个情况下怎么办呢?我们一起的共同目标是把语文作文成绩提上去,你觉得可以怎么办呢?我是让你先自己检查一遍,找出部分错字,然后再一起找剩下错字呢?还是你有更好的办法呢?
没想到我这样一说,儿子竟然笑着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找吧!”
这个写作文纠错字的难关,很顺利地破解了,多年以来的积怨啊!真是得感谢猴子老师的点拨,功德无量!
——黄莺
【编者按】以下为咨询师赤那对人际关系团体的补充。
在人际关系团体中:
1.将人际互动中产生的影响凸显强烈。在团体中,每一位成员在与人互动中隐藏的心理冲突,存在的连接问题都会在强烈的凸显出来。人际关系是所有心理困扰的根源,解决人际互动方面的问题也是心理疗愈的重点。
2.团体咨询效率高,省时省力。相对于个体一次只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团体可以解决个人的问题,也能够同时解决成员共同性的问题,果效明显。
3.团体咨询效果容易巩固。团体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增强了实践作用,也拉近了咨询与生活的距离,使得咨询较易出现成果而成果也较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你可能的收获:
1.觉察自己重复性的人际模式
2.安全的情感表达方式
3.人际互动的技巧
4.解决组织或者机构中,人际关系矛盾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