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朋友圈被一篇关于公园相亲鄙视链的文章火速刷屏,随后各路公众号追热点的“985相亲鄙视链”、“城市相亲鄙视链”等一系列论调扑面而来。更奇妙的是身边适龄的80后、95前,无论是单身的、恋爱的、结婚的、生娃的,纷纷转发甚至加入讨论,有感慨年龄歧视的、有辩驳生存压力的……
于是我明白了,这共鸣的本身并不在纯粹的相亲事件上,我们不过都是在艰难的对抗着过早到来的“中年危机”。或者说是这高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丢”给这一代人无法逃脱的巨大压力,使得每一个但凡涉及财富或地位的话题,都会被敏感捕捉、引申延展和有意放大。我们太委屈太压抑了,所以太需要吐槽、也太需要共鸣了。另外,内容创业者也太聪明、太知道怎么通过迎合情绪的文字来换取实实在在的软妹币了。公众的情绪作为介质,经由舆论催化剂的诱导,产生了快速发酵。如此,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该相信和遵循的吗?
说回相亲这件事。无论是否心存鄙夷或觉得丑陋,有形的明码标价,说不定是最简单的方法。至于是不是有效,只能说每个人的人生所求不同。
有些人想得明白、目标明确,所以可以踏踏实实、效率极高的借助相亲这种形式,接触到条件达标的应征对象。大概也有些人如我,不得不面对相亲,但其实心里着实有些抵触。不是拒绝认识新人,而是常常觉得这场景像极了一场赤裸裸的交易,典当双方不断审视着华丽包装下的真伪、权衡着对方可能开出的价码,而这天平之上唯独缺场的元素却是感情。难不成我们是抱着金钱、职称过一辈子的?
是呀,感情这件事听起来是多么虚无缥缈的词。于是常常接受来自长辈、介绍人和各路人等的“规劝”,大抵意思不尽相同:想法不要那么脚不着地,实际一点,得自己想得明白要什么,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得懂得取舍,要求别那么高。诸如此类,有道理得无懈可击,让人似乎只有点头称是的份儿。
如此埋下这颗自我怀疑的种子,偶尔在心里暗流涌动:莫不然真的是自己太挑剔、太不切实际,所谓的“高标准”就是太作(zuō)的表现?左思右想,这困境的源头大概是由未来的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情绪。
首先,如今社会个体发展的高度独立性,让婚姻的刚需属性被削弱,择偶的增值目标造成了基准线的上浮。用人话说就是:一方面,社会服务体系已经这么发达,饿了有外卖、乱了有保洁、无聊了有演出,大不了app预定机票酒店说走就走,既然一个人可以解决大部分的事情,另一个人存在的必要性也就在无形中被降低了;另一方面,有勇气、有能力在北上广深运转起自己生活体系的人,想必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生活技能都不至于太差,如果选择另一半当然希望获得1+1≥2的效果,要是两个人还不如一个人过得舒服,为什么要结婚。除非……是爱情,对不对?
那么,悖论出现了。相亲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双方信任感很低、被预设了审视眼光的速食场景。既然双方既不熟悉也不了解,那么可以快速评判的参照,似乎也只能是这些可量化的外在条件了。就算是经过条件筛选,终于可以进入到“见面看眼缘儿”(关键看颜值)的环节,一眼认定终身的几率到底有多少?如果只是还不错,不免要开始互相试探,而对方的任何一个行为瑕疵都很可能因为无法预判而被过度放大。几轮过招,常见的结论是太无趣、太自大、太矫情、太……大家都没有信心和耐心给对方更多的时间,奈何眼前第一次见面的这个人展示出的种种,十有八九跟平日里放松状态下的模式并不相同。也说不定,技巧不足的包装粉饰,反而不如不设防的亲切更可爱呢?
婚姻的机会成本能否有效兑现,一半靠眼光、一半靠运气。既不甘心以纯粹的现实标准将自己像个物件儿一样进行交易,也已经错过了纵容自己随心所欲任性的年纪。于是一面接受相亲,一面自我怀疑,偶尔还会暗自盘算着,难不成自己是个奇葩个例、真的得孤独终老?
你若问我,该怎么办?抱歉,我实在是也提不出一个解决方案。这世界,本来也没什么标准答案。不伤不叹、不卑不亢。如果这是可见的选择里自己最想要的日子,那么,这就是我现在的答案和等待着的未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