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一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②。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B102 陈建辉
理解:上士听了道的样子,努力去实践;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弄不清;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是道了。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并不夺目而似暗昧;前进的道往复如四季,我们看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因为照顾万物而好似崎岖却是公平;崇高的德好似峡谷虚空而包容;广大的德因大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小心翼翼;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如婴儿。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因污垢而突显;最方正的东西,反而角最接近于圆;最大的声响是自然的天籁用心听;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却被人隐隐感知。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道”,蕴于万物成就万物。老子借万物之像继续告诉道的无为无形,却真实的存在。人理解道,才能放下自己,让自己成长于道中。万事守真,知常。学习道的因小而大的无为。在家中不要过分的执着于表象和眼前,而是知道所有的当下,是未来的因果。平静的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孩子有孩子的事,自己有自己的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孩子的天性和家庭的好的榜样力量,会让孩子在道上快乐成长。(422字)
二好:消费者心态和经营者心态,当自己在所在的环境中所持有的心态,直接是造成结果的不同。心力会因为所选择的角色不同,而行动不同。心态的底层是价值观,消费者是消极和坐享其成的,所以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视而不见,而对其他人行为不包容,态度是指责的。经营者心态是积极的,会有利他的思想,对其他人的行为不包容,需要共建共享共营的正向能量。知道两者差分别,用这个知去观自已的行,就会看到不同的现象,自己消费者的心态居多,而且有时还穿上经营者的心态,用好的表达了自己的知行不一,调整的办法,就是放下消级,主动积极做事,利他成为一种习惯。比如小组的三阶作业,应该看到同伴的理解,而不是在自己的理解里,不停也大家按自己的节奏来,这本身就是消费大家的学习,成就自己的成果,出发点错了,过程就会没有耐心,需要放下自己,努力践行。(350字)
三好:今天自己真的很失态,先在小组里对学伴发情绪,对自己发情绪,对班会心不焉,对同事也是挑毛病,整个一个大倒退,学习上大家包容了自己,班组会上没有人对我的问题进行批评,臧丽对自己掉的链子默默的拖住,让自己得到镇静与反思,发现自己的鸡飞狗跳,不能承担太多的压力,自己想要的太多,过程中却不想付出,自己的小,与惧,成了自己成长的最在阻碍,放不下自己,反而让自己看不清方向,静,清,向伙伴们学习正念正能量,崔老师的快乐来自内心的坦然与利他,臧丽的从容与包容来对爱的理解,每个伙伴都带着光在陪伴,当自己看见时,才能转念学习。
一改:今天真得很慌张的过来了一天,结果在班级交接会时根本不在弦上,一是迟到,二是心在演讲上,所以,让主持的自己,完全游离在会议之外,到了下半场,才勉强跟上节奏。细细反思,还是时间的安排上不足,自己的心不安静,完成同时被几件事纠结,反而什么事都做不好,加强计划性,不能太念心,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