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主食除了吃玉米,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高粱米。
种高粱的时候,植株间距比玉米要近一些,小苗待长到一人多高才会在顶部打苞,苞里面可不一定都是高粱穗,里面经常会有乌米。
单从外形看不出来,要用手去捏,里面硬硬的,是乌米,软一些的是高粱穗,有时叫不准里面是什么,就用指尖扒开,发现是高粱穗,知道自己犯了错,赶紧合拢,漏了气的苞芽,不知道会不会影响高粱抽穗?
把乌米从顶端掰下来,扒掉绿色的外衣,就会看见一段有10厘米长左右呈灰白色的条形东西,有手指粗细,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熟了吃,味道很好,我们半大孩子经常去地里采摘,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乌米成为孩子们喜欢的零食,只要去高粱地里去找,就一定能找到。
孩子们吃粮不管穿,为了乌米,顾不得高粱叶片刮胳膊,刮脸,也不关心会不会抽出高粱穗,甚至希望多采些乌米。
不只有乌米,甜杆也是孩子的最爱,像甘蔗一样甜,因为打的粮食人不能吃,家里只种了一点,可以用来做笤帚。
爸爸有这个手艺,成熟的高粱,甩掉米粒,用来喂鸡,找一根合适粗的绳子,一蹬一紧,就做好了一把笤帚。
夏天,高粱杆窜得老高,是高粱穗鼓粒猛长的时节,农民靠天吃饭,
这时,最怕天旱和刮大风天气,但这些都是自然现象,谁也左右不了,能否丰收都靠老天爷保佑,风调雨顺是农民最大的期盼。
老家在山区,从没有发生洪涝灾害,就怕天旱,天旱没有任何办法,那时也没有人工降雨,爸妈每天都会收听当地广播,播报说,天气晴朗,他们会埋怨几句,说这年头瞎了;要是听到有雨,心理乐开了花,精神头一下子就来了,甚至在下雨的时候,会用手去接雨,看着阴沉的天空,他们像个孩子似的,会开心地笑,希望雨下得再大些。
刮大风就不同了,还有挽救的可能,一年夏天,遇到了这样的天气。
大风刮了一天一夜,地里很多庄稼被刮倒了,高粱杆又细又高,受损最严重,一倒一大片,我家也没幸免。
风一停,爸爸就去了地里,到地里一看,心里凉了半截,高粱杆有的被风拦腰吹折,耷拉着头,有的身体倾斜,倒向一侧,一块地里好几片这样的情况。
那时,奶奶还健在,离我家住得不远,她60多岁的年纪,身体还算硬朗,她在家坐不住,也赶来想办法。
减产是一定的了,但要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能收一点是一点。
她和妈妈准备很多短绳或扯一些补丁条,然后,全家出动,去地里绑扶那些吹倒的高粱杆,把就近几颗绑在一起,让这些高粱“站起来”。
奶奶是小脚老太太,走路多了脚会疼,高粱地里垄沟、垄台高低不平,虽然我们不想让她下地,怕她摔倒,但奶奶心理着急,还是去了地里。
夏天的高粱地里非常闷热,叶片拉(二声)人,还有花粉和灰尘,要穿长袖衣裤,不然会被细长的高粱叶刮到皮肤上,又痛又痒,尽管做了防护措施,可是身上,脸上,脖子上还是被高粱的叶片刮到。
一家人一连绑了好几天,才绑完,当然,那年的秋天,只打了很少的高粱。
到了收割的时候,把捆好的高粱棵子相互支撑着堆放在一起,保证高粱穗不能贴到地面上,在大地里晒得差不多了,用镰刀把上面的高粱穗割下来,要连带一段莛杆,便于捆绑,运回家后,再放在太阳底下晾干,这样易于脱粒。
脱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摔打脱粒,另一种是把高粱穗放在地上,用连拍锤打。
脱落下来的米粒,可以进拿到磨米房磨成高粱米,米糠用来喂猪,脱了米粒的高粱穗,可以做成刷锅的刷子,莛杆可以串成盖帘。
我和两个哥哥各相差两岁,三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顿能吃两三碗高粱米饭,常常在秋收之前,家里的高粱米就断了粮,这时土豆,地瓜相继成熟,就用他们当主食,等磨了高粱米,才能吃到新米。
妈妈煮高粱米的时候,一做就是一大锅,高粱米不爱成熟,要开锅40分钟之后才能煮熟,煮的时候要多添水,尽量软烂。
夏天,妈妈还会把土豆茄子放在锅里面一起煮熟,米饭成熟的时候,先把茄子和土豆捞出来。然后,在锅里填入几瓢凉水,慢慢地用勺子推动锅里的米饭,再用漏勺捞出米饭,分别盛放在三个盆里,盆里事先放入凉水,这样,能放一整天。
这三个盆是早中晚三顿饭的量,一次性把全天的饭都做好,省事,省时,省火,锅里的米糊可以用来喂猪,一点儿也不浪费。
高粱米除了可以煮米饭,也可以把高粱米磨成粉,用来烙饼,面的颜色是深紫色,面团粘性很大,味道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