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者把拖延当作盾牌,防御的是对自己的评判,无论评判者是别人还是他们自己。拖延是一种应对恐惧的心理策略。
恐惧失败:追求完美
一个人往往在追求他所追求的目标时,却被拖延所累。他们往往把时间花在担心失败上。因为他们往往把失败定义的太宽泛,反过来说,就是完美主义。他们认为自己如果做事失败了,那么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他们的逻辑是:
自我价值=能力=表现
因此,如果他们努力做事,一旦自己的付出不被认可,就会直接影响自己的价值,对方的不认可就等于在说他们是不被认可的无用之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因此,他们必须打破这个等式。
拖延,就是打断能力=表现的办法。当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努力付出的时候,就可以安慰自己,我能做的更好,所以这次失败不是问题,我仍然是我,我还具有无限的潜能,我还没有被评判。
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具有能力才意味着价值、被别人认可、被雇佣、被爱。
他们并不是笨人,至少并不比别人更笨更无用。他们只是完美主义者,不过他们自己绝对不认同这一点:毕竟很少有经常把事情做糟的人认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
对于他们来说,激励一般人的高标准变成了阻碍他们的不可能任务。而他们需要的,是询问自己:你是否需要从现在开始取得进步,还是反复检查自己的想象和现状有多大的落差?
平庸并不会让别人轻视你(只有轻视别人才会让别人轻视你),每个人在大多数方面都是平庸的。自己的失误和别人的差池,是世界的正常规律。
而优秀也必须努力、更努力,任何一个方面要超出芸芸众生,都是需要巨大甚至耗费一生的付出。否则,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超人,而那又意味着没有超人。
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依靠自己,求助他人并不意味着软弱。人类天生就是社会动物,没有沟通就没有思想。
而且世界上没有唯一正确的办法,你不能等待完美答案的出现,而且一定要冒险做出行动,没有风险就没有收获。等待完美答案是一种儿童时代的幻想,认为大人知道所有的事情,因此我们自己成为大人以后,就应该知道和控制所有的事情。结果,我们会被打击两次:发现父母并不是万能的,发现我们自己也不是。
不要害怕失去,竞争带来失败,但这不是什么可怕的结局。你会失败,因为别人也会失败。
最后世界上并不是all or nothing。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发现胜利并不完满,而失败也不是彻底没有意义。走出的一步就能让你离目标更近一步,没有达到减肥10公斤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失败,因为你已经减掉了4、5公斤。
要知道,无论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点根本是难以接受的。但是,接受了这一点,可以为你带来巨大的改变。
对待失败的心态mindset包括两种,一种是固定心态,认为人们都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成功的意义在于证明你是优秀的,比别人好的;另一种是成长心态,认为人是可以变化、被塑造的,随着努力和付出,每个人都能变得聪明和有才干,弱点可以变成优点。
第一种人回避风险,第二种追求挑战。被拖延所累的往往都是前者。如果你能经常以第二种心态看问题,拖延就会变得容易对付。
你需要问自己的是“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为了证明的聪明?”
另外,完美主义者往往夸大一件失误的后果,而这种夸大会让他们陷入心里瘫痪,拒绝行动。这时候,你需要退后一步,问问别人的看法。其实,一般人都觉得你已经做的很好,一点小错误证明你和他们一样还属于人类,还不至于招来不必要的厌烦。也就是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是的,don't pa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