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67页至106页
阅读笔记:
构建一个让学生自主的制度体
1、用制度管人比用体力管人要简单轻松的多,制度,最大的好处不是约束人,限制人,而是指导你怎么去做,告诉你如何在有限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发挥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2、详细的制度从哪儿来?它来源于班主任的引导,来源于我们去寻找到的可借鉴的依据,还来源于发动每个学生写班规。
3、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制度的施行。
4、让学生乐于接受班规,就要引导学生明白,制度不是制约,而是保护每个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是强制,而是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不是束缚,而是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和生活习惯。
5、管理体系有用,实用才是硬道理,因此我们的管理体系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从小事做起。还要具体、适度、全面。
6、制度无法实行的六个误区,制定时缺乏民主基础,目的上急功近利,内容上缺乏人文关怀,执行上可操作性不强,推行时没有群众基础,贯彻上缺乏连贯性。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激发学生都来制定班规,要引导学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班规内容要多一点儿人情味儿,少说教,少否定,少惩罚,多用建设性语言和提倡性做法。应该增强适度增强惩罚措施的难度,要重道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动才有效,过轻或过重,都不利于教育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全员管理的作用,要保持班规时间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没有原则错误,要坚持使用一学期。
7、确保每一个人都对制度有安全感。要用制度保护弱势群体,确保公平,注意听取微弱的反对之声,确保思维完善,向学生示弱,给学生自主的经历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