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第三章 读书心得
第三章:是系统的囚徒,还是我们自己思想的囚徒?
这一章是由一个沙盘演练游戏啤酒游戏进入。抽丝剥茧,让我们能够从一个高处俯视的角度反观自己在现实的动态系统中是如何行为,如何决策,以及最终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清晰看到在第二章的诸多学习障碍在游戏人物中不自觉地产生。能够看到一个糟糕的结果为什么能够在一群有责任的人及系统中产生。以此深刻体会什么是系统结构?再一次认识到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回归中心第五项修炼。
先快放一下这个游戏:
一个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组成的一个简单的固定的产销系统。围绕一个小众啤酒品牌“情人啤”展开的故事。
常态下,稳定的销售量,大家各司其职,从逐级下单、备货、生产、送货、收货都是按部就班,周而复始,系统顺畅无事。
起始于一个偶发的小量的终端需求增长(只有第2-3周从常规的4箱增长到8箱)。零售商为平衡库存,提高订货量,分销商也为了平衡库存提高订货量。面对突如其来的订单增长,生产周期的限制,生产商无法满足发货,导致订单延迟交货。
接下来的几周,交货延迟进一步引发零售商和分销商的焦虑,只能继续持续、逐级扩大订货量(过度订货),以期得到多一点的货。可地狱般拖欠,导致恐慌在销售链条上进一步放大。
第10周所有备货库存消耗殆尽,居然供不应求(这只是一种销售假像),分销商给工厂的订单量更是惊到爆棚。
另一边,生产商的库存在7周后消耗完毕,满心欢喜,觉得自家啤酒前途不可限量。加班加点,扩大生产,以满足暴涨的订单需求。第16周终于完成了延迟的交货。
可接下来的故事并未按照期待的剧本发展。分销商、零售商的订单量连续几周都是0,0,0……!惊愕的订单数字让生产商一脸懵圈,分销商无言以对,零售商满腹牢骚。各家都是海量的库存积压,血本无归。系统运作陷入崩溃的局面。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站在高处,可以俯视全局的角度,清楚的看到在这个系统中有2个基本事实:
一是,啤酒的销量自始至终都没有剧增过,只是冒了一个涟漪大的小泡泡,零售商是很清楚的。可就这个小泡泡给这个链条上的人掀起了巨大的危机。
二是,在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人都有好的出发点,都为自己看到的变化快速地做了看似符合逻辑的调整决策。可以讲都是尽职尽责的。
但为什么危机依旧发生了呢?有以下2个主要原因:
A 无论是生产商、分销商、还是零售商虽然都想服务好客户,提高销量。但是在具体执行中,都是各自为政、就事论事。犯了“我就是我的职业”、“就事论事”的毛病。看似认真负责,出现问题,却都是自顾自的作着看似正确的决定,一味地扩大订单量,只为满足自己的私心,满足自己虚幻的掌控欲望。全然不考虑(或者没有思维的意识)自己的做法对全局的影响和伤害。
B 当出现非正常事件发生时(比如订单连续延迟、意外的广告、订单暴涨等等),没有一个环节的人能冷静下来去做沟通了解事实的全部(事实上,游戏规则中从未对交流做过限制)。在这个游戏中,但凡有一个环节能冷静下来,多一下了解,如果能意识到问题的原因是偶发的,或者是阿司匹林等待规则,可能都会大大降低风险指数。大家还是就事论事,从经验而论,有问题一味埋怨外部,被动消极地等待事态的发展。殊不知,自己才是这场祸端的始作俑者。
(插图略)
通过书中的抽丝剥茧,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3点:
01 什么是系统结构:不是指单一、表象的人、事务及链接关系。还包括彼此之间动态性的影响、变化以及表象之下的结构、关联。在这个大系统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2件事也可能有着微妙的相互影响,犹如蝴蝶效应。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小人物、小决定都会对全局有着动态的影响。就好似在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02 我们是有能力改变结局的:我们是系统中的一份子,我们的每一个行为、决定都与全局密切相关。我们不是坐以待毙的被动作用,是有能力改变自己身处其中的结构的。换言之,如果在啤酒游戏中,我们是有机会改变或降低风险的。
03 改变自己的思维,重新界定系统结构:思维的改变或者认知格局的提升,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但最起码如书中所说,我们可以跳出“我就是我的职业”这一狭隘的思维模式,重新定义一下自己的影响范围,自顾自的利己主义看似对自己好,是正确的,但可能会伤害到链条上的其他人及全局,其他人不好了,也一定会反噬到自己。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思维的重要性,重新设计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就是在重新设计系统结构。那么,事件的走向就会完全不一样。
啤酒游戏读起来有些绕,但绝不能绕过。因为很多时候,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就像啤酒游戏中的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看似积极其实很被动;似乎在做正确的事,却起着反作用……通过游戏的快放,我们可以像巨人一样看到我们常犯的错误,思维的局限性,理解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知晓如何才能改变。
中国人讲,三思而行,谋定而动。思的是后果,谋的是全局。所谓思谋,首要就是要建立全局的、系统的思维。系统思考的格局越大,决定和作用就会趋于正确,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