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07 敏敏
有的绘本适合与孩子一起共读、玩角色扮演;有的绘本适合和大家一起讨论,生发出很多主题,给人启迪;还有一种绘本适合一个人静静地读,缓缓地向你心底注入一股不可名状的情绪,这种情绪引领你回忆温暖的美好时光,拨动你生命的琴弦,出自伊势英子之手的《大提琴之树》就属于这一种。
看不清男孩的面容,却感受到孩子在林间小道上走得自在从容;听不到鸟儿的叫声和小溪潺潺声,却仿佛听到了自然的天籁之音;摸不到森林中大树的苍劲,却仿佛听到大提琴演奏的美妙音乐……仅看《大提琴之树》的封面,就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和谐:森林的静谧、鸟儿的欢叫、孩子的自在。这本图画书主要讲述了祖孙三代与树的不解之缘。祖父是个深谙森林与种树的人,爸爸是个专门制作大、小提琴琴师,至于小男孩,则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然承袭了两代人的生命精髓,遂走上了音乐之路。他既认识了来自森林的各种声音,也懂得在无言的大树里面,隐藏了诸多音符。最后,他成了一位教授儿童拉大提琴的教师,不但教抱着父亲所做的大提琴的孩童,继续弹奏出温暖的声音,也让这新生的一代,继续传承那首来自祖孙三代、来自森林的壮阔诗篇。书中囊括时间、声音、风、气味、光、记忆、四季风景,树木在四季的循环中生长,大提琴奏响生命的华美乐章,值得慢慢品味。
晚上孩他爸带娃去踢球了,哄完小宝睡觉后,按下音乐播放键,捧着这样一本光影婆娑清新唯美水彩画质感的图画书,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很是惬意。
爷爷种植树木,父亲以树制琴,孩子则成为音乐传承者。祖孙三代的职业,似乎有着一种天造地设的渊源,有着不可更逾的缘分,这种情愫不由地让我想到父亲,假如爷爷没有早逝,以父亲那样温和善良的性格和认真尽心做事的风格,子承父业,定会是个好中医,假如爷爷要是知道有我这个喜欢传统文化的小孙女,对中医也有些向往的话,会不会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例传授点本领给我呢? 这样一想,脑海中浮现爷爷的样子,嗯 ,好像有点像外公咯,乐呵呵朝我笑呢。
在我小时候挺喜欢跟老人在一起的,因为每次在他们知道我是谁家的孩子后总会跟我说起爷爷的事情,我也很想从他们那里知道关于爷爷的事,喜欢他们那种带着有些玄妙的口吻说起爷爷,虽未见爷爷但从他们讲述时的神情和语气我已知道他个精通医术的善人,每次听完都让我倍感自豪。 可能就是因为对爷爷的这种想象,所以一直以来老人对我来说总是充满神秘,总觉得他们都有着老神仙般我未能具备的智慧,我对他们好像也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耐心。
现在我有自己的家庭,
我也当了母亲 ,
有了自己的孩子,
喜欢看着孩子与家里老人之间的那种亲情的传递,
老小孩和小小孩在一起的融融暖意,
在了解他们那个年代不幸的童年和艰苦的成长历程,
希望能反哺些温柔和疼爱给他们 ,
感谢他们在我成长路上的包容和理解。
孩他爸和娃回来了
家里又热闹起来
人需要有独处跟自己心灵对话的时间
更需要亲情、音乐、书香的滋养。
作者简介:
伊势英子
画家、绘本作家,日本“疗愈系”绘本天后,1949年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
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系毕业,游学法国后从事绘画创作。醉心于研究知名荷兰画家凡高与日本儿童文学大师宫泽贤治,曾旅行走访两位大师的故乡以及画中场景,深受影响。擅长以丰富的光影切换和色彩的各种变奏,为文字故事传达出令人惊叹的氛围和感染力。1998年因为参加阪神大地震灾后重建支援的“千人大提琴演奏会”而创作了《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之后的很多年,她的创作都离不开“人与树的主题”。
她的作品有《大提琴之树》《1000把大提琴的合奏》《卢利尤伯伯》《树宝宝》《第一次提问》《两个凡高》《第七种颜料》等,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