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过来看到爸爸发来“上海一日游”整装待发的“照片”。 一辆折叠手推车,挂了2张折叠椅子,然后放了一些路上用的水和茶点。还有爸爸妈妈“精神抖擞”的站得笔直的照片。 下面配了一段文字“我们6点起床,一系列常规流程后,7点20离开家,8点02分在火车站检票口等待检票,再等15分钟就要检票了。我们上车后吃早餐(准备了面包),10:02分到上海,然后按照高德地图指引,坐车到你婆婆家附近,再电话联系你公公婆婆。” 我盯着微信看了一会儿,有一点与以往不同的感触。
前几天为了车票的事情,我还在又气又恼父母的执拗。在我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买张高铁票,打个车就直接到家了,省力省时。他们非要去买了绿皮车,坐地铁过去,中间还要转一次线。车票是爸爸在手机上自己买的,我让他退了我重新买,不肯。说是不知道怎么退,明明app上很明显有个退票或者转签的入口。我直接质问道,是不是就是为了省几十块钱?爸爸停顿了一下,说,一个人单程省四十几元,两个人就是八十几元,来回就是一百六十几元。我听了真是气死,说道,我给你们买啊!爸爸说,我做了很多攻略,做了对比,这个车次时间好,行车时间跟高铁也差不多。高铁1个半小时,这个1个小时15分,差不多的呀。我也不想再争辩,因为高铁到达虹桥站,有巴士直接到我家楼下。绿皮车停靠上海站,要倒腾地铁,路程长,又要换线。他们总之是不愿意打车的。爸爸还一个劲地再说他做得攻略细节,在我听来都是毫无意义的琐碎,我听得心烦,就说道,随便你吧,你高兴怎样就怎样。我还有其他事情,先挂了。挂了电话,我嘀咕了一句“真是太空,没事做,想不穿,执拗!”
我会生气父母的迂腐固执,细细想,自己也委屈,明明是心疼他们的,愿意多花点钱让他们享受舒服一点。但是他们不领情。却有常常会嘀咕自己累。我总是觉得,我帮他们安排就好,他们不听我的,那累着岂不是活该。整天跟我说累,我也累啊,我听着累。其实每次父母讲这些,内心还是会觉得在责备我没有照顾好他们,心里是恼火的,委屈的。所以我不愿意听他的那些不容易,也从来没有鼓励过他们“跨过这些不容易,真的很厉害”
昨天在家里开了第一次沙龙,正好讲到鼓励。早上我看到微信时候,我看着那几张照片和几行文字,突然想,可能爸爸妈妈是在寻求认可吧。他们那么认真地做这件事情,认真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他们很努力。面对衰老,面对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他们有惶恐,有不安。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他们不简单呢。他们这么认真地做了攻略,买了车票,怎会愿意让我的一个电话,一张重新买的票,就给全盘否认呢。他们需要我做的,不是花钱,而是倾听和鼓励吧。
于是,我在微信里,给爸爸回复了大大的两个赞。老头很开心,回复说,下次去周边城市玩,也可以坐这趟车,时间成本都划算。你看我还是很厉害的吧。我说,是啊,很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