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吹牛大概也是一种本领。但是听有些人眉飞色舞、唾沫四溅地吹牛总是有些厌烦。明明什么都不会,明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还装得自己那么厉害,不会被鄙视吗?
现实是总有一些人吹牛吹得神乎其神,获得一众粉丝,竟然也不曾引起反感。难道是这些人真的是腹中有干货?还是只是因为吹牛也有吹牛的技巧?
吹什么样的牛,吹得尽兴还不讨人嫌?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搜索了“吹牛”这个词的意义和来源。
百度百科给予的解释是:1、指夸口,说大话。2、方言。在苏州、贵州等地方言中,吹牛有聊天的意思。
吹牛的来源如下:
据专家考证,“吹牛(皮)”一词起源于黄河上游一带。古代的交通不太发达,当黄河流经青海丶甘肃丶宁夏丶陕西等省境内时,因沿途水急滩险多流沙,很难行舟(木制船难操纵还常被撞坏)。因此黄河上游沿岸的居民为解决渡河运输上的困难,就想出了“皮筏代舟”的办法。
所以,皮筏子是黄河沿岸人们渡河时,最具特色的传统工具。皮筏子古代又称“革船”,因其使用羊皮或牛皮制成而得名。当人们宰杀牛丶羊时,先剥下牛丶羊的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将整张毛皮脱毛,再把植物油涂抹在四肢及颈部,最后将其浸水丶曝晒,让整张皮变得松软后用细绳将其缝制成袋状,只留一个小孔。对着小孔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把多个皮袋固定在木排下,如此就制成一个皮筏了。
当然,在古代是没有打气筒和帮浦可利用的,要想将羊皮袋灌饱气,就只能靠嘴吹了。虽然羊皮袋体积较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是吹的人也要体格强壮丶肺活量很大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由于体积太大,想用嘴直接吹起来根本就不可能。如果要把牛皮袋灌满气,通常就必须由几个肺活量大的成人,轮流往牛皮袋里吹气。
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当地的人听了,没人会相信,都会认为他是在说大话;而对喜欢夸口炫耀自己的人,当地居民往往会说∶“你要真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从此,“吹牛(皮)”不仅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了。
其实使用皮筏渡河早在汉代就有了,如《水经注.叶榆水篇》上载∶“汉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又《旧唐书.东女国传》∶“用牛皮为船以渡。”唐白居易《长庆集.蛮于朝》诗∶“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另《宋史.王延德传》上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所以,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历久不衰。
随着时光变迁,文化演绎,我们很多原有的词汇既可以褒词贬用,也可以贬词褒用。故而“吹牛”一词也是如此,既可以代表它原来的的夸口说大话的意思,也可以仅仅指代聊天等,甚至只是个人的自谦。
有本事的人吹牛,别人觉得你吹得对吹得好;没本事的人吹牛,会被人嗤之以鼻。
吹得尽兴的牛一定是在你所擅长的领域,因而你可以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不讨人嫌是因为你吹的牛正是听众所需要的所愿意听的。
即使是一个好的聆听者,愿意安静而专注地作为一个听众,一定也只是因为讲者本身或者他们的语言有其魅力而已。
天马行空也罢,思维奔逸也罢,你吹出去的牛,经得起验证的便是可以被认可的牛,经不起验证的牛总有一天会像气球一样爆裂,而最终溃败的只是你自己而已。
吹什么样的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了不起的自己,那么你的吹牛便不是吹牛,只是在阐述事实,自然是吹得尽兴也不讨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