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

2023年3月16日中原焦点团队刘永利分享1256天。中原焦点团队第7期读书打卡第6天。今天阅读《最想说的话被自己听见》

督导中的三个观看:

1、观看当事人的在地性。

在故事里当事人是从什么标准来看自己,以至于把自己定义成糟糕的人?

当事人自己的在地声音是什么?

如果现在的生活让他不快乐,那他渴望的生活是什么?

在这段忧郁的故事里,关于他撑住自己的故事是什么,他如何幸存下来的?

如果把忧郁和人分开,当忧郁不在的时刻,这个人是什么样子?我们会怎么形容这个人?

2、观看助人者的在地性

和这个当事人工作的过程里,你会说你很喜欢哪几个画面?

这个过程里你最喜欢自己做了什么?

为什么你最喜欢安静听他说话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对你和他的影响是什么?

所以故事说到这里,你会说什么是你在助人生涯里很重视的价值?

在这个助人的过程里,会让你对于“人生的困境”有什么样的认识与学习?

你喜欢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助人者?

3、观看哲学观与技术的整合。

所以你会说当你这样和当事人工作时,这和叙事治疗里的什么概念是有关联的?

我们再来回顾这个过程,什么时候的你是在当事人的支线故事里工作?

在过程中是否有把问题和人分开,认识到没有被问题侵犯的当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否让当事人以主人的位置,用他的观点来重新诠释故事中的问题,让他成为问题的专家?

助人者是否从问题故事里辨识出主流故事的版本,以及当事人在地故事的版本?

是否有去探索主流版本里所保持的标准?是否去观看这样的版本对他带来的影响?

是否有尝试在这个人的在地故事、想要的故事上工作?这是否成为对话的重要方向?

是否有寻求各种多元声音,来支持当事人的偏好故事版本?

咨商的目标是否和当事人偏好的生活是一致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