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很多事情我都觉得难以理解,理解不了为什么学校总是强迫我们阅读一些专业性极强的书籍,我觉得我教的好坏这都是实践里得到的经验,觉得教师的性格,方法,教学策略那个不是真枪实弹?比那些看不明白的纸上谈兵理论不知道实用多少。假期宅在家里,看进去之后,竟然真的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感悟,对教学甚至对我自身成长而言,都有了一些新感悟,今天就简单的梳理一个点。
每次考完试,面对不太理想的成绩,我发现孩子们的反应是非常不同的。孩子A:“我考试的时候肚子疼,都怪我妈带我吃冰淇淋,才害我考这么差!孩子B:“放听力的时候喇叭一直滋啦滋啦,我根本听不清楚,听力也太坑了!”孩子C:“这个题超纲了,我根本不会!”孩子D:“我运气也太差了!我填答题卡的时候没看清楚,涂串了,哎呀!”孩子E:“英语我是不可能上80的,不然我就倒立洗头!”孩子F:“重点老师都讲过,如果我再努力一点,我想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如果您是一位父母,想必您的孩子应该是以上的一种吧!或者说,当您遇到失败或成功的时候,您会归结哪一种原因呢?您是哪一种孩子类型呢?
那么聪明的您可以意识到了,我要讲的就是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将人经历的事情的成败归因6种原因,即身心状况(孩子A),外界环境(孩子B),任务难度(孩子C),运气好坏(孩子D),能力高低(孩子E),努力程度(孩子F)。6因素又属于三个不同的维度:内部和外部归因,稳定与不稳定的归因,可控与不可控的归因。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能力」,能力是内部的,有能力就是有,所以是稳定的,但是是不可控的,因为能力是会改变的。再比如「运气」,运气最为靠不住,它是外部的,你没办法控制的,更是不稳定的,走狗屎运这种事情那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个人对于成败的归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必然会影响归因后果,当一个孩子真的认为她的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运气不好,因为身体不适,因为听力的喇叭不够清晰的时候,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无论成功和失败,都不会出现太强烈的情感反应,就应了一句话:我们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继而影响下一步成就的强度。另外一类“清醒过头”的是总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就是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自己有积极反馈的一种抑郁状态。
这些孩子他们的学习动机会降低,不愿意去学习,对学习丧失热情,消极被动,应付家长和老师,在学习中找不到成就感,在失败之后丧失信心,潜意识中已经心理定势,我技不如人,能力有限,面对任务非常紧张,非常想做好,可是,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呈线性的关系,动机越强,任务越能出色的完成,反而动机过强,恰恰会影响工作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中等的动机强度愿景,会获得最佳的效率。(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那么这些惧怕失败,认定自己的能力不行,非常强烈想成功的孩子某种意义上更加容易的获得———较低的成功概率,也就导致本该学会的,也会出现困难,难以掌握。
那么更雪上加霜的是什么呢?原本已经烦恼和无助了,接踵而来的是老师的责骂,家长的指责,家长会说你不够努力,孩子会委屈的觉得我已经相当努力,会哭着对你说,我也想学好,家长也会反反复复教导,责备,会报了5,6个辅导班,来回接送甚至双休日没时间烧饭,没有亲子时间,恐惧和老师交流,看到学校群里点名就反感,然后因为丢了面子责备孩子,继续网课也来几节吧,孩子说我已经没时间玩了,我也够努力了就是学不会,家长终于也在崩溃之后———认为自己孩子的确能力不行……
「习得性无助感」不仅占领了孩子的心脏,还有家长的。
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错误的归因,一个错误的指向,人的本身的确有能力的差异,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么清醒不是一件好事。承认自我能力差,就降低了自我效能感,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十分遗憾的事情,孩子还没有清楚的认识自我,就开始否定自我。想起来我大概3,4 年级的样子,我父亲似乎对奥数有执念,大概是“一道这样的题目:笼子里有100只脚,问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做,可是当时我的年龄还没有学,父亲讲过几次我还没理解,他已经火冒三丈觉得我非常的笨,学不会数学。而我自己也在屡战屡败中,对数学真的就是越来越一窍不通,客观来说当然我的习得性无助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不排除我本身的确逻辑思维比较弱。可是对孩子来说,这就意味着几乎想放弃数学了,因为孩子的性格就是具有两极性的,是带有一种孤注一掷的洒脱在里面的。
那正确的归因就是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就是努力。家长,老师的正确引导就是要贯穿到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成功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听他们说,不要只听他们说,真的需要我们去看看孩子行为,想法背后的本质,静下心来思考,有些时候我们感动了自己,但是结果不尽人意,是不是我们都把力气用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