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人生过往中,都要面临一些重大的选择,比如考大学要报考怎样的大学、工作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进什么样的公司、结婚选择什么样的结婚对象等等,这些选择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才能产生较好的结果,但是大多数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因此在真正在做抉择的时候,往往选择质量不是很高,这也是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上了大学之后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在入职了一个公司之后发现并非自己所擅长的职位的原因。
因为他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方法论出现了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剩男剩女是如何选择结婚对象的,当问及他们的择偶标准的时候,他们会这样说:我的择偶标准并不高啊,个子不要太矮吧,长相不能太差吧,人品要好一点,存款要有一些,要有房子,要有车。这样的要求单拆开来看,一点也不过分,每个要求都只能占个中等,但当把这些条件放在一起,估计就很少有人达标了。
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呢?
他们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条件过多。我们把每个她(她)能遇见的择偶对象能够达到每一个单个的条件要求的比例假设为50%,也就是说没遇到两个人,就会有一个能够达到某个单个标准,当我们把这些条件放到一起的时候,达到条件的比例就会指数及下降,能后达到条件的概率=50%*50%*50%*50%*50*50%*50%≈8‰,也就是一千个人里面只有8个人能够达到要求,这样的比例,我们普通人怎么能够遇到,就算频繁相亲,也不可能相亲一千个呀。所以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会有剩男剩女了吧?
我们应该如何做选择呢?
添加必要的条件
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但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在做选择时会很容易将那些不必要的条件加进来,从而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还是拿刚才择偶的例子来说,添加了太多的不必要的条件,造成了择偶条件过高,我们不能要求自己的另一半样样都好,所以只要符合自己核心的价值要求就ok。如果你注重人品,那么你就选一个人品好的做对象,其他的条件达不到也无所谓,你也会幸福;如果你看中财富,那你选一个较为富裕的,也会很好,你也会幸福;如果你想找一个个子大一点的,帅一点的,但他的存款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问题,你也会幸福......我自己选择对象的必要条件是性格要开朗,因为我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性格并不是很开朗的,我要找一个活泼开朗的,以后的生活不至于太枯燥,其他各种条件就无所谓了,有则更好,所以我现在的妻子就是这样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所以我也很幸福。
我们面临的其他选择,也是这样,想办法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条件,添加一些必要的条件,我们的选择就会变得清晰明了。
很多人有选择困难症,需要自己做选择的时候,要费很大的力气的,但选择结果却很差,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想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也就是“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每一次选择,多问问自己什么最重要,那些对自己最重要的选项,就是要添加的必要条件。
选择工作什么最重要?是高一点的薪酬?是舒适办公环境?是老板是否nice?是宽松的上班签到制度?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所以选择工作的必要条件里就要加上一点: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
我们应该如何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呢?
每个人的选择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一次的选择也并不都正确,所以多加练习,多做记录,就会帮助我们提升选择能力,选择能力提升了,当我们在自己人生的选择关头就不会那么的无助了。
笑来老师在关于“选择”的方法论的课程里,分享了一个简单的练习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多加练习:
1、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当然要从小事儿练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2、为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 重新排序,可以是1-5分;
3、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4、三十分钟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还有下一步……
5、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复更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