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自体,是科胡特用于描述人类早期心理结构的一个模型。它包含“夸大性原始自体”(原初自体)和“理想化双亲”(原初客体),是与生俱来的自体初始形态。
两极之间形成一个张力弧,为个体提供能量源泉:夸大性自体代表雄心壮志,驱使个体积极努力;理想化双亲代表目标期望,引领个体前进的方向。
自体,指自己。
客体,指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或物。
婴儿在6个月之前,处于与母亲的共生期,还无法意识到客体的存在,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
6个月之后,婴儿对客体有了朦胧的意识,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不同的个体,于是就开始进行分离-个体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他彻底个体化之前,免不了存在一种主客体之间要分离不分离的混合状态,所以就引入了另一个概念——自体客体。
自体客体是指,被孩子体验为自己的别人(主要是父母)。自体客体是孩童构建自体功能的绝对需求,它不是一个“真实客体”,而是主观层面的内容体验,即,孩子知道它是别人,但又必须把它体验为自己的一部分。
自体客体有三种类型:镜像的自体客体,理想化客体,孪生自我。
一、镜像的自体客体
镜像自体客体来自于母亲,为原初的“夸大性原始自体”提供功能支持。
孩子有天然的自夸和表现癖,如果母亲能对此有正面的赞赏性回应,孩子就会获得自恋满足,从而形成强大的动力。伴随着以后成长的挫折,孩子的夸大性自体会被现实所驯服,最终形成具有现实导向的健康自信人格。
如果镜映失败,则产生以下两种创伤经历:
1、父母拒绝和贬低孩子的自夸欲望。最常见的情景是,孩子炫耀成绩时,父母会泼冷水说:“别以为自己了不起,你还差的很远,谁谁比你强多了!” 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孩子内心就启动了水平分裂的防御机制,拼命压抑自夸和表现癖,最后陷入低价值感中,表现为自卑和缺乏力量。
2、孩子的自夸欲望没有被直接肯定,反而被用来维护父母的自恋。比如有人表扬孩子优秀时,父母却说:“那是因为我们教的好,他才能表现好啊”。孩子会觉得:自己貌似被夸奖了,但不是因为自己有能力,而是借助于别人的功劳。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恋没有被正确满足,就启动垂直分裂的防御机制,产生出对夸赞和认可的病理性需求,表现为自命不凡、夸夸其谈,不惜以出格的方式吸引他人的赞美。
二、理想化客体
理想化客体来自于父母(男孩理想化父亲,女孩理想化母亲),为原初的“理想化双亲”提供功能支持。
如果父母能进行“同理性融入”(神入)的响应,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完美的,自己因为接近了完美,也从中获取到力量,从而能维护这部分自体的功能。随着成长的过程,理想化父母意象会被逐渐内化,成为“超我”。
如果父母拒绝成为孩子的理想化客体(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存在自恋障碍的缘故),孩子内心缺失理想化影像,他就会强烈的需要找到或塑造一位完美的崇拜者,来引导自己的人生,表现为病态追星、求神拜佛等。
三、孪生自我(他我人格)
科胡特在双极自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内容:才能与技巧,形成了包含三个成分的两级结构。
才能与技巧的发展,常伴随着一种独特的镜映方式——孪生镜映。这是一种喜欢与同类(朋友、志同道合的人)为伍的心理,同类在自己心里会被当做另一个自我,来塑形和凝聚自体的功能。
孪生自我是对镜像自体客体功能的补充。
人对自体客体的需求,是持续一生的重要体验。健康的成年人,在成熟地选择支持性的自体客体时,他生命早期阶段的自体客体经验,都会潜意识地再次涌现。比如,当我们为伟大的文化理想感到振奋时,早期被伟大母亲所拣选的振奋体验,以及被允许与她伟大和安全感融合的经验,都是我们成人此刻经验到的潜意识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