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会跟孩子们讲了一个主题——学会做不扫兴的人。前一段看到一个视频:孩子为妈妈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结果妈妈看到后非旦没有表扬,反而面露厌色说:“花这冤枉钱干什么?”孩子没说话,然后把灯关掉让妈妈许愿,结果妈妈说:“许什么愿?快吃吧,蜡烛都要着完了。”……直到孩子长大,妈妈又因为孩子的孩子考了第三名而指责,孩子终于爆发。
这在我们生活中其实很常见,中国式的父母都在以“打击”式教育让孩子在磨炼中成长,但是却忘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真正“给与”孩子:如何交友?如何发泄情绪?如何整理东西?没有教给孩子方法却苛求孩子达到自己的预期,怎么可以呢?同样,我也想告诉孩子们,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当他人兴致勃勃想要表达或分享的时候,学会给他人提供情绪价值。比如,今天让大家穿自己最漂亮的衣服,但是有很多孩子还是穿了校服,想要给大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想要增添仪式感,但都被一种叫作“没必要”的观点打败。培养孩子的热情是从很多小细节而来的,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一定是孩子感兴趣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意识,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慢慢带动他们身上的活力。
每周四的早晨是英语的晨读和晨默,还记得上学期的孩子们都不好意思开口,主要是对于单词句子不熟悉,这学期朗读的声音高了不少。其实学习这件事无非是,开口了慢慢就会了,会了更愿意开口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前两节课学习了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学会从例文中找到正确的描写手法,能够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有些家长问过我:姜老师,每次写作文我孩子都是抄作文,怎么办?想要写好一篇作文,这并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也并不是说多读书就能写好文章的。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只读不写就没办法达到知识的反刍,所以就会有很多孩子读的书不少,但是写不出来说不出来,读、思、写都要做到,那么孩子的文章才会越写越漂亮。
刚开始最基础的方法是先学会仿写。能够找到优秀的范文,发现范文中的闪光点,将精彩的地方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听上去好像挺容易,但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如此:
1.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好,或者哪些地方可以用于自己的文章
2.往往只招片段去写,看到长文就自行删减,恰恰把关键句段删去
3.只修改个别词语的仿写不能称之为仿写
为什么现在让孩子写日记?只有输出才能有输入,现在已经有那么几个孩子能够顺利完成习作,甚至不用任何参考书就能独立完成,恰好这几个孩子是一直坚持写日记的孩子。学习是偷不得懒的,讲究水到渠成的,或许有些速成的文章看上去那么美,但经不起细细推敲,只有在一朝一夕中磨炼,不断打磨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不过,一说自愿完成日记,只有三分之一孩子可以坚持了)
前段时间一直让孩子们仿写诗歌,创编诗歌。终于在这样一个灿烂的阳光下,和煦的春风中,轻柔的时光里,完成了今天的春日诵诗。一听让朗诵自己的诗,孩子们第一反应就是害羞……昨天让孩子回家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一首练习朗诵,结果,今天一来都是现场临时抱佛脚。最后我们以学号依次朗读,虽然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衣服,但还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朗诵完离开……所以,平日里还是要加强朗诵的训练,要多安排这样的锻炼机会,让孩子们能够落落大方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毕竟,学会表达是今后孩子们结交朋友的第一要素,可不能一看见别人就害羞跑掉嘛~
最后,期待明天的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