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是王维的一首田园归隐诗,创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当时,王维已闲居长安五年。这年秋,他先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希求汲引,随即归隐嵩山。开元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有隐居之所,此诗便是他从长安回嵩山时所作。
首联“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描绘了一幅清淡的山水画卷。清澈的河流萦绕着草木丛生的草泽地,诗人驾车缓缓前行,“闲闲”二字体现出诗人从容的心境,他离开世俗的喧嚣,在这自然之景中享受着宁静。
颔联“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诗人移情于景。那流水好像懂得诗人的心意,潺潺流淌,似在挽留亦或陪伴。傍晚的鸟儿相伴归巢,这其实也是诗人内心的一种投射,他如同暮禽一般,渴望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自然中找到归属感。
颈联“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通过描写荒凉的城池挨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秋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苍茫、萧瑟的氛围。荒城、古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落日秋山则是一种自然的宏大景观,诗人在其中感受到了个体的渺小和自然的永恒,也体现出他对世事的超脱。
尾联“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点明了回归嵩山后的生活状态。“迢递”一词体现出嵩山的高远,诗人在这样高远之地选择“闭关”,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归隐,更是心灵的自我封闭,隔绝外界的干扰,让自己的心灵在嵩山的宁静环境中得到净化和慰藉。
整首诗诗中有画,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心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体现出对尘世的厌倦,在宁静悠远的意境中,我们能感受到王维那颗追求宁静、超脱尘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