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回收物品的吆喝声又响了起来,小时候就听到,现在还有,说明这个回收的市场需求还挺旺盛,之前听到的是旧家电、旧电脑、旧手机,长短头发之类,这次的吆喝声中,居然听到了“收乌龟壳”。
关于吆喝,据说上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吆喝声里收的是破铜烂铁;60年代,图书旧报纸每天都能收上几麻袋;70年代,居民生活有所提高,吆喝声里收的是鸡毛鸭毛;80、90年代,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出现了不少时髦玩意,开始吆喝着收旧单车、收录机;到了现在,回收的都是冰箱彩电、旧手机……
存在即是合理的,既然有收的,就说明市场有这个需求,并且也会有人去供给,这回收内容的变化,也体现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发展。
不过这乌龟壳子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宁宁说,她们小时候就有,因为乌龟壳可以入药,所以就有人来回收,我在想这中药的来源是不是也太不稳定了,要靠这街头巷尾零散户的居民提供吗?
那这入药了的乌龟壳成分,药效还真得打个折扣了,所以中药的药材质量很关键,不光是要看高水平的方子,药材的品质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药效的发挥。
想必,全中国的知名中药铺子是不会到民间去收集药材的吧,定是有固定的品质好的药材供应商,或者有自己的药材种植和养殖的基地。
回收乌龟壳子......这声音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