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小家伙囤了绘本,宫西达也恐龙系列。
我喜欢看书,也喜欢买书,之前买给自己,现在买给孩子。
可喜的是,小家伙起先爱搬书,在家里搬来搬去,卧室搬到客厅,客厅挪到卧室,现在则是自己坐在地上翻书看。要不就是拿过来,把书给我,自己顺势在我怀里,我给她翻着讲。
亲爱的宝贝,其他东西妈妈可能满足不了你,但是读书,妈妈是一定满足你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书不是很多,但好赖还有,妈妈有的时候也会买,但都是生活实用类的。比如烹饪方面的,织毛衣方面的,我小的时候还经常翻那些花在书上的各种花样的毛衣。还有就是一些大人消遣用的故事会。家里不多的书,也被我翻了很多遍。
其他朋友家,大部分真是连片纸也找不到了。还有一个朋友,家里爸爸爱看书,所以很多故事会,有的时候我也会拿回家里来看。
上二年级换了个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只要课讲完,她就会给我们讲故事。二年级的小孩子估计也就9岁这个样子,还处于想象力飞速发展的阶段。每天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等着语文老师讲故事。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吧。反正我是最喜欢。后来可以在学校的小图书馆借书。我就借了很多,自己看,给小伙伴们讲。我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的力量。
上初中,我也是各色各样的读,同学爸爸看武侠,看完,书扔在一边,我每次去了,总能借过来看。后来,语文老师发现我看的,觉得我看的杂,有的品味不高,推荐我看金庸。中学期间我接触到外国文学,海底两万里,傲慢与偏见,雨果的悲惨世界。当时对我影响很大。当时能接触到的外国文学,基本上都是文学名著。那会真的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那会还在同学家里读到了一本关于汉武帝的书。书没有封皮,从汉武帝他的母亲王皇后讲起,讲到汉武帝八十岁谢世,年轻的登基,白登之围,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有涉及。无奈历史学的不深,尤其是当朝涉及政治的东西,基本上看了但是也没过脑。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发现那些都是史实,那些看过的人物也慢慢鲜活起来了。所以其实汉武帝的一生,相较于其他皇帝我还是更熟悉的。但是就是太碎片化了。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说到什么,我总能比别人有点映像,但是仅限于这一点。知识的内在体系没有。
后来我上高中,高中学业重,基本上看的课外书少了,但依然记得,飘,羊脂球看完了,书店还买了史铁生的散文,散文主要是买给我妈妈看的。因为那会她生病恢复期担心她,所以买了史铁生的书给她。希望分散她她的注意力。事实上,书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妈妈来说,可能结合自己的经历更有感悟吧,总之聊天的时候妈妈都能用上史铁生说过的话。
但高中读的较少的课外书,给我的震撼已经远不如中学,小学的时候强烈了。是啊高中就是价值观,人生观即将要形成的时期,有些可能就要慢慢固化了。所以越是小时候看的东西你影响越深,记忆也越深。我依然记得我上小幼儿园的时候背诵的顺口溜,我依然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背的古诗,连当时的插画现在都有印象。
再就是上大学了,上大学,确实看的比较杂,什么都看。后来手机看的方便,就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微微一笑很倾城,许你向走看,诛仙,等等,现在很多都忘记了。我现在这个微博名,就是当时看的一部网络小说的女主名字韩月下,原本富贵人家,风云变换,遭仇家追杀,九死一生,隐姓埋名,改头换面,为家族报仇的女扮男装的风云卿。还有最大的一部花费时间最长的是斗罗大陆。那会看网络小说,痴迷到那种程度呢,就是午睡不睡,靠着背子,看啊看,眼皮都要打架了,摇一摇脑袋,清醒了继续看。上课也是在看,老师讲她的,我看我的,真的,那本书就是那样,看下来的。后来有一次在集市上看到斗罗大陆,一本那么厚,十来本,我就知道为啥我那会看的时候,就是感觉怎么看也看不完了。这本书的内容差不多全忘记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好处就是看书速度那是相当的快。但缺点也是明显的。看过去就是看过去了,对自我成长作用不大。那么宝贵的时间,来用来看消遣性的东西确实不值当。后来也想通了,弯路总是要走的。别人告诉你的经典你不读,你偏偏要去读一些快餐类的文学。好在,也是经过那一段,1年半到2年的时间里。体验过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瘾了。
这么多年,我自己分析,我确实受益于读书,因为读读的早,读的多,在一开始起步阶段就跑的比同龄孩子跑的快,也估计是读书促进理解力的发展,可能理解力更强一点,语文理解力强,相应语文不差,理解力强,其他学科也跟着受益了吧。这是我自己的分析。
当然读书,这个是我自己摸索着来的,家长在这方面的引导是没有的。我看的乱,看的杂,也没有自己的内在体系,行不成有联系的知识网,这是我存在的问题。很多东西,我可能有,用的时候也能立马提取出来,但是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你原来有这个东西,这个感觉很神奇。就比如考试,你就是不会,蒙也能蒙对了一样。
总结自己的路,也是希望在未来陪着孩子慢慢阅读的过程中,能规避掉我掉过的一些坑。
广泛阅读很重要,同时一定要注意引导她,启发她。多读多思考。延伸阅读,形成整体最重要。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