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深入探讨、完整统整与实际验证前述构成SFS的各要素及其流程.笔者于2009年通过咨询师个别督导历程的逐字分析研究,来确认SFS的构成要素。结果发现,于SFS过程重复出现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七:正向开场与问题对焦、确认正向督导目标、深究受督者及当事人的例外、发展其他可能性、给予反馈与临床教育、形成第一小步、探讨差异与改变。这些结构要素即是能显著发挥SFS之效能的关键因素。
中原焦点团队焦点初32期乔海明2022.3.26坚持分享第129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样的督导过程,明显是一种“螺旋式前进”--从负向目标至正向目标、从多目标到单目标、从大目标至小目标、从小目标至小...
- SFS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主要轴线”,仍依照构成要素一至要素七的顺序来发展与推进。但是,构成要素一至要素五(...
- 受督者于督导目标以及当事人于咨询目标的达成程度为何?受督者及当事人于各个向度的进步与改变为何?受督者的改变,对当事...
- 整体而言SFS并不将督导者视为位阶较高的知识来源反而除去了督导者有全部专业知识的专家角色视当事人、受督者为自己生活...
- SFS主要基本假设为: 1.着重于辨识受督者的合作行为,并催化督导者与受督者的平权合作关系。故,没有所谓抗拒的受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