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所谓何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父亲早逝,母亲仉氏为了给年幼的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和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最后为孟子寻得有利的成长环境,也使得孟子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学大家。时隔千年,如今的父母也无不为了孩子未来,想尽各种办法,参加补习班,耗费巨资购买学区房,办理北京户口等等,实则不亚于当年的孟母三迁。

当我们把目光转到普通家庭,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家庭一般有两种选择,1、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学习提升,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像猫群的宝妈们;2、另一种,幻想孩子一夜成名或者突然中了五百万,一下子摆脱现在的环境。这类父母经常边刷《爸爸回来了》边抱怨老天不公,边看泡沫剧边抱怨自己的孩子玩手机,不像隔壁邻居家的韩梅梅,典型代表人物,小新妈、图图妈。

很多时候人想要得太多,做的太少。这样做总是有充足的理由 “每天加班到半夜,再学习我可做不到”“我都这样活了那么久,改不了希望我们家小花长大了别随我”等等。这样的话,也许每天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我们曾经不只一次的向上天祈祷,祈祷命运能突然得到改变,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斯蒂芬柯维将会遇到的事情分为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关切是我们在意的事情,而影响范围是我们能够改变的事情,只停留在关切范围,只会在庸碌抱怨中度过余生,反正都是活一辈子,何不试试去改变呢?遥想当年孟母,不畏艰难险阻,誓为儿子寻一片成长乐土,正是把希望变成了行动,才成就了孟子的一生,新时代的青年们,难道我们还想继续坐着等待死亡吗?来吧,一起行动改变未来,改变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