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时常对现状感到不满,想要改变却又不知如何改变;是不是在欢颜和体面之下,隐藏着无人知晓的不堪往事,伤害与被伤害,怨念与自责,像沉重的包袱如影随行;是不是觉得很多事即便做了,也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不做;是不是应该终将理智地面对现实和自己才智的平庸, 接受人生也许就只能这样了。。。。。。还是,只要勇敢坚定地迈出一步,生活在任何时候都将有另一种可能。
《一个人的朝圣》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六十五岁的哈罗德,在酿酒厂默默无闻地干了四十年,没有升迁,没有嘉奖, 退休也是无声无息。考上剑桥的儿子因抑郁症自杀,从此和妻子关系疏离,所有的交流仅停留于表面的客套,日复一日,生活没有期望。他是父母眼中失败的儿子,是莫林眼中失败的丈夫,是戴维眼中失败的父亲,仿佛他的人生就是一场失败。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封来自奎妮的信,她在酿酒厂与他共事过,是个心地善良的女人,她说自己得了癌症,所以写信来告别。
这封信,改变了一切。
哈罗德曾经因为儿子戴维的离世而失去自控,有一天喝醉酒打碎了老板心爱的东西,奎妮替他背了黑锅被开除,从此二十多年失去联系。哈罗德简单地写了一封回信,寥寥两句话,无力表达他内心的沉重与内疚,但也只能如此了。他取下防水外套,本打算寄出这封信就回家,但却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在最终将信寄出去的那一刻,他做出一个疯狂的决定,要一路走到奎妮所在的疗养院去看望她,并让疗养院把这个决定转告给奎妮,让她一定要等他。因为他相信,只要他走过去,就会治好奎妮的癌症,她就会活下去。
没有任何事先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就凭着让奎妮活下去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平时连门都很少出的六十五岁的哈罗德,就这样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英国最西南一直走到最东北,87天,627英里,横跨整个英格兰。
这一路,
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看似平凡的生活中都藏着黑暗与磨难,有无奈,也有希望;
他想起了许多不愿回想的沉重往事,让他举步维艰,又给他继续走下去的能量;
他受伤,晕倒,疲惫不堪,迷失方向,想要放弃,但还是选择了坚持;
他的脸饱经风霜,双腿伤痕累累,却开始展现消失许久的生命力;
他成了别人眼中的朝圣者,很多人跟随他,又纷纷离开,最后依然只剩他独自一人继续行走;
他的妻子莫林从对他的愤怒到开始理解他,思念他,并在他想要放弃时鼓励他走完最后的旅程。
终于,第87天,他到达了终点贝里克的圣伯纳丁疗养院,见到了被癌症折磨得变了形的奎妮。她不能动弹,不能说话,他甚至不知道她知不知道他的到来。奎妮最终平静地离开了,哈罗德87天的长途跋涉并没有改变早已注定的结果。
然而,很多事情已经改变了。
一路与他相遇的陌生人被他的行为感动,激励;
奎妮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因为他的行走充满了希望和温暖;
与他疏远多年的妻子莫林开始重新认识他,重新找回对他的爱;
最重要的,是他用尽一切努力,做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改变了。
他开始向别人敞开心怀,开始懂得放开以为自己离不开的东西,开始接受不堪回首的过往,开始想起被遗忘的美好时光,开始释怀,心底某个很深的地方,又温暖起来。
故事的最后,他回想起与莫林相识之初的快乐,两人不禁开怀大笑,一切都释然了,他的人生重新开始了。
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信念与坚持。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像行走中的哈罗德,犯过错,有过内疚和自责,痛恨自己的无能,但怨念什么也改变不了,我们必须坦然接受自己,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甚至裂痕,放下思想包袱,专注眼前的道路,才能走向远方。我们要无条件地相信自己能做成一些事,但又不必太在意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只要坚持去做就好。
我们并不一定要做出哈罗德那样的壮举,很多改变都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比如坚持每天运动一个小时,坚持每周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或学做一道新菜,无论选择哪种坚持,生活都会在我们的坚持中悄悄发生变化,这种看不见的变化终将带来看得见的变化,那是来自内心的欢愉与充实。
精彩内容
为了坚持到底,他一定要诚实坦然地面对最初推动自己迈开步子的感觉。别人选择的方法不同并没有关系,这是无可避免的。
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意义。明白了这一点保持真我,诚实地做一个哈罗德而不是扮演成其他任何人,就变得更加重要。
我并没有比谁好,真的。谁都可以做我做的事。但人一定要放手。刚开始我也不懂这一点,但现在我知道了。要放开你以为自己离不开的东西,像钱啊、银行卡啊、手机啊、地图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