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神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提到“轻与重”,“静与动”。

重与轻,静与动是两个对立的存在,然而老子却认为矛盾双方定然有一方是根本所在。

老子这一观点,是结合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方向所提出的主张。

老子认为,当时大多统治者的生活都骄奢淫逸,国家的政治管理更是轻浮和躁动。

如此下去,统治者们必然会失去稳重和宁静这一治国的根本,国家定然不会长久。所以需要遵循大道,以静与重为本,则国泰民安。


继续第二十七章“善人者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支付 ¥2.99 继续阅读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